營養飲食

吃竹筒粽子的好處,竹筒粽子還有這樣的功效

粽子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而粽子也分為很多種類型,竹筒粽子十分常見,主要材料是由糯米所製作而成,不僅味道香甜,加上竹筒的味道不會膩口,經常食用粽子對身體非常好,可以補充身體膳食纖維。

粽子的功效與作用

粽子的熱量是比較高,但是粽子的功效與作用卻不少哦。粽子的主料糯米中富含B族維生素,能夠溫暖脾胃,補中益氣。對食欲不佳、脾胃虛寒、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自汗也有較好的食療效果。

芒種過後,天氣就日益炎熱,身體表面血流量就會增加,腸胃功能也就隨之下降,人體就很容易苦夏消瘦。適當的吃糯米正好就能夠有效的改善這一問題。想不說其中的配料,僅就清香的粽子葉和柔軟的糯米,就足以讓人食欲大開。對於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較差的人,傳統稱為“胃寒”的人來講,糯米就是你非常好的食品。如果因為貪吃螃蟹大蝦之類胃裡發涼,那麼建議你趕緊吃一個熱粽子,或者喝碗熱糯米粥,馬上就會舒服不少。

吃粽子不發胖的方法

1、控制食用量

粽子的營養主要是以熱量為主,減肥的人吃粽子應控制食用量。其次為蛋白、脂肪與碳水化合膳食纖維;若以20歲成年男女一天所需的營養來說,粽子的熱量大多都偏高,高纖普遍不足,因此量少為宜。粽子中糯米粘度高,吃多了難以消化,很容易使消化功能差的人肚腹悶脹,有的甚至一吃就“滯”。

而甜粽由於含糖分比較多,大量的食用就很容易提升人體內血糖的含量,因此糖尿病者不宜多吃。老人、小孩也不宜多吃,因為粽子容易致他們腹瀉或便秘。粽子的熱量比較,又屬於不易消化的食品,吃下1個粽子的熱量往往比一碗飯的熱量高出很多,因此在食用時應注意控制數量。

2、喝茶水,多吃蔬菜

吃粽子時最好能同時喝茶水,多吃蔬菜,幫助吞咽和消化,每次少吃一點,建議你選擇迷你粽子。許多人會因吃多了粽子而腸胃不適,營養專家們建議吃粽子時多搭配些沙拉、涼拌青菜、蔬菜清腸,最好還能搭配一些水果,這樣可降低不適症的發病率。

3、粽子加熱後再吃

雖然粽子可以冷食,但會比較硬,建議從冰箱拿出來後的粽子應充分加熱,煮熱變軟後才吃。有胃病的人吃粽子時建議你可選白米粽,不要蘸糖,不要吃得太甜,這樣對胃有好處。對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就不要吃肉粽、蛋黃粽及過分油膩、含脂肪過高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