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蒲公英清熱解毒抗氧化,但3種人喝了要壞事!

“小小傘兵隨風飛,飛到東來飛到西,降落路邊田野裡,安家落戶紮根基。”這首膾炙人口的謎語說的就是蒲公英。在很多人眼裡,蒲公英就是鄉下路邊、田野上隨處可見的雜草。但在中醫師眼裡,蒲公英卻是“人間仙草”。

蒲公英用作中藥,始載於唐朝的《新修本草》。中醫認為,蒲公英性寒、味甘苦,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退黃等功效。經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蒲公英還具有較強的殺菌及抗病毒、利膽、利尿、健胃功效。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

1.抗菌:蒲公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其提取液在一定濃度下可抑制結核桿菌、殺死鉤端螺旋體,對多數皮膚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2.利膽保肝:蒲公英對大鼠急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損傷,解除抗菌素作用後所釋放的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3.抗胃損傷:蒲公英或黨參、川芎、蒲公英配伍的複方煎劑均能明顯減輕應激所致的人鼠胃鑽膜損傷,使潰瘍發生率和潰瘍指數明顯下降,而配伍成複方後抗潰瘍作用更強。

4.抗腫瘤:蒲公英熱水提取液有一定抗突變作用,動物試驗表明蒲公英根含有的三萜類化合物,對小鼠皮膚二階段致癌有顯著的抗癌作用。

5.抗氧自由基作用

蒲公英提取物總黃酮具有類似抗氧化自由基的作用,這些物質能有效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輕自由基,抑制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另外,蒲公英提取物具有較強的抑制酪胺酸酶活性的作用,能減少黑色素的生成及色素沉著。

蒲公英的吃法

涼拌:洗淨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分鐘,瀝水,再用冷開水沖一下。佐以辣椒油、味精、鹽、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據自己口味拌成風味各異的小菜。

煮湯熬粥:食用時可將其洗淨後在開水或鹽水中煮5~8分鐘,然後泡在水中數小時,將苦味浸出沖洗乾淨,再煮湯或熬粥。

蒲公英茶:乾燥蒲公英75克,水1000毫升,將蒲公英洗淨,放入鍋中,加水淹過蒲公英,大火煮沸後蓋上鍋蓋,小火熬煮1小時,濾除葉渣,待涼後即可飲用。

蒲公英不適合3種人吃

1.腸胃虛弱的人

蒲公英性寒,陽虛外寒、脾胃虛弱的人吃這種清熱藥物,容易出現拉肚子、噁心嘔吐等症狀,所以有胃腸痙攣等腸胃疾病的人不適合吃蒲公英。

2.風寒感冒的人

蒲公英是治療熱毒性疾病的,外感風寒或體寒造成的疾病使用蒲公英會適得其反。

3.容易過敏的人

容易過敏的人不要輕易嘗試蒲公英。因為生活中有一小部分人喝了蒲公英以後可能會出現過敏的症狀,甚至感覺渾身瘙癢難忍。臨床中也有人注射蒲公英注射劑後出現面色發白打寒戰的過敏反應。


↑點擊去參與測試 拜拜粗腰肥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