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養生警惕:身體營養易缺乏的6個徵兆

當你的身體缺乏某種營養時,身體健康就會受到問題。如頭暈目眩,食欲不振,這些都是缺乏營養的症狀。所以一定要補充營養。而營養飲食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多數白領往往忽視了營養飲食的重要性,飽一餐餓一餐、零食水果當主食等現象十分常見。殊不知,這些行為會導致身體難以攝取充足的營養。

以下幾個徵兆都是營養缺乏的表現

1. 莫名的疲勞

疲勞是一種常見於鐵缺乏的副作用,缺鐵可能導致貧血或是讓血液中的紅血球數目較少,貧血也可能讓我們臉色蒼白。

不過請記住,像是心臟病、憂鬱或是甲狀腺等嚴重的疾病也可能讓人們過度疲勞。

如果你感到異常地虛弱或疲勞,那麼把這些狀況告訴你的醫生是明智的作法。

2.食欲不振

隨著年紀增加,食欲通常會越來越不好。

慢性食欲不振可能是一種處在高度營養缺乏風險的嚴重警訊。如果你發現自己因為不餓而略過一餐不吃,你應該跟醫生聊聊這件事情。

3.頭髮乾燥易脆

蛋白質是構成我們頭髮的主要成份,因此常被應用來診斷營養是否缺乏的指標。

頭髮脆弱能反應出必須脂肪酸、蛋白質、鐵與其他營養素的缺乏。雖然隨著年紀增加,有些頭髮掉落的情形是正常的,但如果頭髮以不正常的速度開始掉落,那麼營養缺乏就是可能的原因了。

4嘴巴方面出現問題

嘴巴四周破裂或者是發炎(口角炎)代表可能是維生素B2或者鐵的缺乏徵兆。而舌頭異常腫脹或是蒼白,也是鐵與維生素B2缺乏的徵象。

5. 脊狀或湯匙狀指甲

指甲跟頭發一樣,都是很好用來判斷早期飲食缺乏警訊的指標。湯匙狀指甲可作為缺鐵性貧血的指標。

如果罹患缺鐵性貧血,醫生可能會建議你補充鐵劑與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肝臟與貝類(蛤蜊、牡蠣、貽貝)等。

6.腹瀉

慢性腹瀉可能是一種營養不良的訊號,這意味著營養素無法被身體充分吸收。感染、手術、某些藥物、重度酒精的使用以及消化不良等都可能導致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