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做魚常見的4個誤區,你犯了幾個?

魚是人們常吃的一種食物,含有豐富的營養,對身體也很有好處。魚肉雖然是葷菜,但是脂肪含量很低,很多想要保持身材的人都選擇吃魚肉,不僅不會發胖,還很好吃。但是做魚的過程中有幾個常見的誤區,有些人經常犯,你犯了嗎?

一、從冰箱取出後直接烹飪

這是一個大部分人都會犯的錯誤。若將涼魚肉直接下鍋,其內部溫度過低,需用旺火才能完全煮熟,而表皮則會流失過多水分,導致肉質幹硬甚至燒焦。因此,建議大家在烹製前,先將魚肉常溫下放置15分鐘。

二、裹麵粉烹飪

很多人喜歡在魚肉表面裹上一層麵粉再烹製,並認為這種方法既能保證魚肉的口感,還能防止粘鍋,其實不然。麵粉與油中的水分結合,更加容易發生粘鍋。因此,建議大家煎魚時儘量不要使用麵粉。若要使魚肉鬆脆可口,可在表面撒上麵包屑、多倒一些油,再進行炸制。

三、大火烹飪

魚肉中含有的硫、氮等物質,經過高溫處理後會揮發出來,產生特殊的刺鼻氣味。因此,烹飪魚肉宜用小火,溫度應控制在50℃左右,最高不超過70℃。珍珠魚的最佳烹飪溫度是55℃,鮭魚是52℃。在烹製時,可加入月桂、檸檬或大蒜來中和魚肉的腥味。

四、黃油烹飪

烹製魚肉需要一定時間,而純黃油烹製時間過長會燒焦變黑,不能食用。因此建議大家在黃油中加入少量橄欖油防止燒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