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胸椎椎管狹窄怎麼辦?

說起胸椎椎管狹窄是一種綜合性疾病,一般好發於中老年人,男性居多,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器官功能會出現減退的情況,容易患有身體疾病,而胸椎椎管狹窄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單純是胸椎椎管狹窄是可以通過如按摩等保守治療的。但是合併椎管狹窄保守治療效果就非常差了,手術是解決椎管狹窄的最好的辦法。狹窄解除,神經受壓就解除,腿部麻木疼痛症狀才能好,如果狹窄時間太長了壓迫導致神經變性了手術效果也不好了。

臨床表現

胸椎椎管狹窄症的發病年齡多在中年好發部位為下胸椎主要位於胸7~11節段但在上胸段,甚至胸12段亦可遇到。

本病發展緩慢起初多表現為下肢麻木、無力、發涼、僵硬及不靈活雙側下肢可同時發病,也可一側下肢先出現症狀然後累及另一側下肢。約半數患者有間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離後症狀加重,需彎腰或蹲下休息片刻方能再走。

較重者站立及行走不穩需持雙拐或扶牆行走嚴重者截癱患者胸腹部有束緊感或束帶感,胸悶、腹脹,如病變平面高而嚴重者有呼吸困難。半數患者有腰背痛有的時間長達數年但僅有1/4的患者伴腿痛,且疼痛多不嚴重大小便功能障礙出現較晚,主要為解大小便無力,尿失禁少見患者一旦發病多呈進行性加重緩解期少而短。病情發展速度快慢不一,快者數月即發生截癱。

治療

1.胸椎椎管狹窄症的基本治療原則胸椎椎管狹窄至今尚無有效的非手術療法,因此,對症狀明顯、已影響生活工作者,大多數學者認為手術減壓是解除壓迫恢復脊髓功能的惟一有效方法因此,診斷一經確立即應儘早手術治療特別是對脊髓損害發展較快者更需及早手術;一旦脊髓出現變性則後果不佳,且易造成完全癱瘓。

2.治療胸椎椎管狹窄症的術式簡介本病常用的術式為胸椎後路全椎板切除減壓術,可直接解除椎管後壁的壓迫減壓後脊髓輕度後移間接緩解前壁的壓迫;減壓範圍可按需要向上下延長,在直視下手術操作較方便和安全;對合併有旁側型椎間盤突出者可同時摘除髓核。但本手術易引起脊髓損傷甚至出現完全性截癱因此在操作上一定要小心,切忌誤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