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嘔吐腹瀉是什麼原因呢?

很多人在平時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嘔吐和腹瀉的反應,這個時候會導致我們的身體出現一些不良狀況,如果不及時的治療,影響也是比較大的,一般在出現嘔吐和腹瀉以後,患者的病情方面因為比較急,大多數腹部會不適,而且和飲食不妥當,消化不良有關。

一、常見症狀為:

1、噁心,嘔吐:發病較急,開始多腹部不適,繼之噁心嘔吐。

2、腹痛,腹瀉:腹部陣發性絞痛並有腹瀉,每日數次至數十次,水樣便,黃色或黃綠色,含少量粘液。

3、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惡寒、頭痛等。

4、少數病例可因頻繁吐瀉,導致脫水及電解質紊亂、酸中毒、休克。

二、常用中成藥

本病屬中醫學嘔吐、泄瀉、霍亂範疇,可分為以下4型辨證施治。

1、寒濕型 多見於暑天過食生冷而發病,症見噁心嘔吐,腹痛腸鳴,腹瀉便下清稀,不甚臭穢,胸膈痞悶,或兼惡寒、散寒燥濕,芳香化濁。可服用:霍香正氣丸、六合定中丸等。

2、暑濕型 症見吐瀉頻作,脘悶噁心,腹痛即瀉,肛門灼熱,吐瀉我皆酸腐臭穢,大伯黃褐,小便短赤,心煩口渴,可伴有發熱,舌苔黃嫩,脈滑數。澤寓:清暑化濕,調理腸胃。可服用暑濕正氣丸、周氏回生丹等。

3、積滯型 多因暴飲暴食所致,症見嘔吐酸腐,噯氣飽脹,腹痛泄瀉,糞便異臭,瀉後痛減,腹滿厭食,舌苔厚膩,脈弦滑。治宜:消食導滯和中。可服:保和丸治療。

4、虛寒型 多見於脾胃素弱者,症見吐瀉頻頻,腹痛喜按,面色蒼白,汗出肢冷,口不渴,舌淡、苔兵,脈沉遲或往細。治宜:溫中散寒,補益脾胃。可服:附子理中丸、參苓兵術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