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胃病能吃魚嗎?

魚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材,因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質而備受人們的喜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特別適合吃魚的,比如通風患者,肝硬化患者等都是不能夠吃魚的。那麼得了胃病能吃魚嗎?

一、胃病能吃魚嗎?

胃病可以吃魚。胃病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等不同的表現。患了胃病以後胃的消化功能減弱,所以在醫生上的調養是最重要的。胃病宜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粗纖維的食物,少吃刺激性大的食物,魚可以吃清蒸的辣椒少一點。

二、吃什麼魚養胃?

1、鱸魚

鱸魚味甘性平,能補肝腎、健脾胃、化痰止咳,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佳的人群來說,有非常好的滋補作用。它秋後始肥,到了秋末冬初,體內積累的營養物最豐富。

鱸魚肉為蒜瓣形,最宜清蒸。清蒸的做法如下:新鮮鱸魚洗淨後用鹽抹勻;盤子下墊上幾片蔥薑,將魚放在上面,在魚肚裡和魚身上放兩片薑;蒸八分鐘;出鍋後淋上點蒸魚豉油,撒點蔥絲,熱鍋燒油,淋在上面就行了。

2、墨魚

墨魚性味咸、平,有養血滋陰、益胃通氣、去淤止痛的功效;用於月經失調、血虛閉經、崩汛帶、心悸膽層、遺精、聾、腰酸肢麻等;具有補腎填精,開胃利水之功效;用於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小兒軟骨症。

要使烹製的魷(墨)魚嫩而不老,需掌握好烹製的時間。由於魷魚中大部分是蛋白質,加熱後有凝固作用,所以烹製時間越長,魷魚越是堅硬。

3、草魚

草魚是非常普遍常見的魚類,大家的餐桌上很容易見到。草魚雖然普通,但是其卻有暖胃、平肝祛風的功效,溫中補虛的養生食品。秋季飲食中,不妨多點買點草魚吃,屬於便宜有益的食物。

草魚與豆腐同食,具有補中調胃、利水消腫的功效;草魚與油條、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適合老年人溫補健身。另外,草魚的魚膽有毒,不能食用。

4、帶魚

帶魚能養胃,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另外,帶魚所含碘、硒、錳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A、D的含量也高於淡水魚。加之現在帶魚價格並不高,算是海魚中的“平民”,大家可以多多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帶魚本身腥氣較重,所以烹調的時候宜用紅燒,糖醋的方式。

5、鯉魚

從藥用角度說,鯉魚性平、味甘,具有健脾養胃,利水消腫,通乳安胎,止咳平喘等作用。可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乏力、脾虛水腫等症。

剖洗鯉魚時兩側皮肉白色的筋線,應剝去。另外,鯉魚不宜與狗肉同煮同吃。吃鯉魚最好配米醋。鯉魚本身有滌水之功,人體水腫除腎炎外大都是濕腫,米醋有利濕的功能,若與鯉魚共食,利濕的功能倍增。

吃什麼魚養胃

6、鰱魚

鰱魚是冬季養胃的最佳選擇,用於緩解胃痛,常用於脾胃虛弱的治療。尤其適用於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鰱魚雖然口感肥美,但它所含的脂肪卻不多,只有4.3%,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對腦的發育極為重要,可助人健腦,還有預防記憶力下降,降血脂等益處。

若是烹製鰱魚頭,一定要將其煮熟、煮透方可食用,以確保安全。烹製前將魚頭洗淨放入淡鹽水中浸泡一會兒,還能去除土腥味。鰱魚頭很適合和豆腐、火腿、白菜等食材一起燉湯,味美又營養。

7、青魚

青魚有補氣養胃、化濕利水、祛風解煩等功效。食用可治療氣虛乏力,胃寒冷痛、腳氣、濕痹、瘧疾、頭痛等症。青魚所含鋅、硒、鐵等微量元素,還有防癌抗癌作用。

青魚適宜水腫、肝炎、高血脂、高膽固醇、動脈硬化患者食用,不適宜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和患有瘙癢性皮膚病的人食用。青魚油脂較多,適合烤著吃,保證肉的鮮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