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魔芋豆腐怎麼吃比較好?

魔芋豆腐,在做的時候首先需要準備的就是魔芋片,還有大米或者是換成玉米也是可以的,先把大米浸泡在水中,大約浸泡一段時間以後再加上豆腐切成塊狀,把魔芋大米和豆腐一起放在鍋中燉之後再進行炒制,軟軟嫩嫩的就做完了。

做法一

食材準備

魔芋片500克 大米(或玉米)250克

製作步驟

1.魔芋片和大米(或玉米)浸在水中,浸時多換水清除殘毒,待發脹後,再用石磨磨成漿,放入鍋內煮熟,即成魔芋豆腐。

2.芋漿在鍋中加熱時,應用木棍不斷攪拌,待完全煮熟,即鏟起放入簸箕攤晾,攤晾厚度不超過2.5~3釐米。

3.攤晾後,用刀切成塊狀,置水中浸泡數天,並常換水,待水沒有怪味時,即可食用。芋片膨脹係數為20~30倍,所以煮時鍋內應放足水。

做法二

食材準備

魔芋塊莖1千克 水3千克 堿50克

製作步驟

1.磨取漿液:先將魔芋塊莖洗淨,刮淨表皮,用刀切成小塊,然後置磨漿機中反復磨二次,邊磨邊加水,加水量約為塊莖重的2倍。第二次磨時邊磨邊加入比鮮芋重一倍左右的堿水,堿水是按鮮芋塊重每千克加堿30克,溶解于1千克水中。如果能蒸煮熟後再磨漿則品質更好些。

磨制漿液是製造魔芋豆腐成敗的關鍵,吃水要控制適度,過稀難以成型,而成糊狀,過幹則影響成品率,製品口感粗硬,以能夠靜置成型,刀切能成塊狀為宜。第一次磨出後要根據稀稠狀態,在第二次磨制時相應調節水量,並注意磨細。

2、凝固成型:成型的方法一般有熱水漂煮凝固法、直接加熱凝固法和蒸汽加熱凝固法三種。

(1)熱水漂煮凝固法:將磨好的魔芋漿液讓其自然靜置數十分鐘,如能倒入型箱則更好。

然後分割大小適度的塊狀。漂煮時,先將鍋中水燒至90℃左右,按每10千克水加堿20克,以作為魔芋糊在漂煮時塊內堿水滲出的補償。然後將成型切塊的漿塊緩緩劃入熱堿水中,並維持水溫80~90℃。燜煮1小時左右,使其熟透凝固成具有彈性的魔芋豆腐塊,以刀切開,中心部分均已凝固,不粘刀時即可。

(2)直接加熱凝固法:是將磨好的漿液,經過充分攪拌均勻後,倒入大鍋用火直接燃燒煮熟凝固的方法。煮制時,邊煮邊攪拌。待漿液全部加熱達到90℃左右時,再用文火煮半小時左右,方可熟透,然後熄火冷卻至用筷子一插就能立得穩當時,就可用刀在鍋內將魔芋豆腐塊切割成方塊,再加入清水煮透,最後把它取出放入清水或連同堿液貯存。

(3)蒸汽加熱凝固法:將磨好的魔芋漿液不必經過靜置成型,而直接攤入鋪有墊布的蒸床中,上面抹平,厚度以3~5釐米左右為宜,並讓其在蒸床中略靜置數分鐘;然後置蒸鍋上或用鍋爐蒸汽,直接加熱成型,待其完全蒸透、凝固成型後,起出冷卻,或置清水中漂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