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紅燒猴頭菇,掌握細節味道更迷人

紅燒猴頭菇是生活中常見的一道菜,其口味純正,深受大家的喜愛。有些親們想吃的時候會自己在家做,其實這樣是最好的選擇,能完全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適量放置作料,只是要注意的是猴頭菇需要多清洗,否則會有沙子等。

一、紅燒猴頭菇做法

材料

猴頭菇200克 豆腐200克 胡蘿蔔10克 雞蛋1個 生薑1小塊 玉米粉1大匙 地瓜粉2大匙 食用油500克 (實耗30克) 咖喱粉小匙 蠔油1大匙 沙茶醬1大匙 精鹽0.5小匙 白糖1小匙

做法

1.豆腐切塊;胡蘿蔔切片;薑切末備用;猴頭菇洗淨,用冷水泡軟,以手撕成塊狀後,擠幹水分,加入蛋、咖喱粉、油、精鹽、白糖抓拌均勻後,先放入玉米粉拌勻,再沾裹一層地瓜粉;

2.最後,將裹好的猴頭菇放入熱油鍋中,以大火炸至表面呈金黃色時,撈出瀝油;

3.鍋內留底油,放入薑末爆香,放入豆腐、胡蘿蔔、水、猴頭菇、蠔油、沙茶醬,用小火燒至入味即可。

注意

口味醇正,鮮香味美。猴頭菇上有些小茸毛,很容易藏細沙,所以一定要多洗幾遍。

二、猴頭菇的食療作用

1、保肝助消化,猴頭菇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一種優良食品。

2、延緩衰老,猴頭菇具有提高肌體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緩衰老。

3、降血糖血脂作用,猴頭菇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調節血脂,利於血液迴圈,是高血壓、心血管病患者的輔助治療品。

4、抗潰瘍和抗炎作用,猴頭菇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能助消化,對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令人矚目。

5、抗腫瘤,猴頭菇含有的多糖體、多肽類及脂肪物質,能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和治療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