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手撕鱔魚的做法是什麼

手撕鱔魚是一道地方名菜,隨著現實社會不斷的發展,這道美食已經遍佈各地,選用新鮮的鱔魚經過加工之後可以製作成美味的手撕鱔魚,經常食用鱔魚可以補充身體營養,還可以補充蛋白質以及卵磷脂,對身體十分有好處,製作過程也很簡單。

主料;小黃鱔

輔料;蒜蓉、白醋、紫蘇

1、小黃鱔適量,濾去水份,倒入帶蓋的容器中,加入兩大勺鹽,迅速蓋上蓋子鹽會蟄去鱔魚外部的涎,逼出體內的髒氣,5分鐘後,再加入一勺鹽,搖晃均勻,再靜置5分鐘,開蓋,用手抓出鱔魚外部的涎,放入水中逐一清洗,換水後再洗一遍。再用鹽清洗第二遍,外部的涎就乾淨了。

2、鍋裡刷少量的油,倒入黃鱔,蓋上蓋子,開水火,黃鱔煎死後,打開鍋蓋,翻動鱔魚。小鱔魚會先打卷,拔向鍋邊,將大鱔魚拔到鍋中間,煎的時候火一定要小,要不停翻動,黃鱔越大,要卷起來,時間就越長,黃鱔基本上都卷起來了的時候,翻動要勤,小的儘量扒到鍋邊,避免煎糊。當黃鱔兩面都煎香後,夾出備用。

3、鮮紫蘇摘取適量葉子,切成絲,韭菜花切成段備用,大蒜子剁成蒜蓉,辣椒粉、孜然粉各適量,鍋燒熱,去油、光鍋,倒入蒜蓉小火炒香,倒入辣椒粉一起炒香,放入適量的鹽、雞精、孜然粉炒均,加入適量的油,將香料炒香後倒入黃鱔。加入韭菜花,淋入適量白醋,最後加入紫蘇,炒均起鍋。

4.到現在“手撕黃鱔”這道美味的菜肴做好了。

主要價值

鱔魚為經濟性食用魚,一般以活魚販售,市場上的黃鱔多是人工養殖,以南部養殖較多。在臺灣多以切片油炒食之;在華人地區視為補血強壯劑。

黃鱔肉嫩味鮮。營養價值甚高。每1百克鱔魚肉中蛋白質含量達17.2-18.8克,脂肪0.9-1.2克,鈣質38毫克,磷150毫克,鐵1.6毫克;此外還含有硫胺素(維生素B1)、核黃素(B2)、尼克酸(維生素PP)、抗壞血酸(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黃鱔不僅被當作名菜用來款待客人,近年來活運出口,暢銷國外,更有冰凍鱔魚遠銷美洲等地。黃鱔一年四季均產,但以小暑前後者最為肥美,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