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雞蛋和白糖可以一起吃嗎 四大常見誤區

雞蛋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食材,雞蛋的吃法很多,一日三餐幾乎都可以出現雞蛋這個食材。正因為如此,雞蛋在日常生活中被錯誤使用的幾率也最高。很多習以為常的做法其實都是不對的,例如將雞蛋和白糖一起吃,做成糖水蛋就是一種錯誤的食用方法。

一、雞蛋和白糖不可以一起吃

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習慣。其實,雞蛋和白糖同煮,會使雞蛋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結合物。這種物質不易被人體吸收,會對健康產生不良作用。

二、雞蛋與豆漿不可以一起吃

早上喝豆漿的時候吃個雞蛋,或是把雞蛋打在豆漿裡煮,是許多人的飲食習慣。豆漿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很多營養成分,單獨飲用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但其中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與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三、炒雞蛋不能過多放味精

雞蛋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谷氨酸與一定量的氯化鈉,加熱後這兩種物質會生成一種新物物質——谷氨酸鈉,它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有很純正的鮮味。如果在炒雞蛋時放味精,味精分解產生的鮮味就會破壞雞蛋本身的自然鮮味。因此,炒雞蛋時不宜放味精。

四、產婦不宜多吃雞蛋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減弱,肝臟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後會導致肝、腎的負擔加重,引起不良後果。食入過多蛋白質,還會在腸道產生大量的氨、酚等化學物質,對人體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現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狀,導致“蛋白質中毒綜合征”。蛋白質的攝入應根據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功能來計算。一般情況下,產婦每天吃3個左右的雞蛋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