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

登山基本常識 登山注意事項

導語:登山是一項既危險又鍛煉身體的運動。從醫學角度來說,登山對人的心肺功能、四肢協調能力、體內多餘脂肪的消耗、視力、延緩人體衰老等五個方面有直接的益處。然而由於它的危險性,在登山之前必須要瞭解登山的一些基本常識,以免操作不當造成意外。

登山前準備工作

一、隨身攜帶必要的衣物和裝備。

1、一雙山地徒步登山鞋是必備的。買的稍微大號一碼,因為下山時腳趾能有一定空間,如果鞋子不合適你會由於不期而遇的寒流而立刻凍傷腳;

2、登山期間,你需要穿多層的服裝,因為山上的溫度變化頗富戲劇性,當雲層遮住太陽的時候,一切都很難說。一兩層的輕質的Gore-Tex比羊毛織物更加好用,因為多層更加脫下或者穿上。記著隨時帶好一件很輕的羽絨服。

3、在日光下要用一頂帽子保護你的頭,帶一雙防水的手套有利於在冰布上行進,鴨絨的手套就更好了,另外,記著多帶一副手套作備份。

4、檢查一下,帽子是不是可以和氧氣面罩配合的很好,可以很好的遮住面部,多帶一些輕的襪子以備替換。

5、睡袋必須是至少1000克/35盎司羽絨填充的,不要在睡袋上圖便宜。在短短幾天裡面,由於你的排汗,睡袋會吸收一公斤的水分,從保溫效果和你的負重你可以感覺到。太陽好的天氣,可以把睡袋在帳篷頂上晾乾,用岩石來壓住睡袋。

6、每一個營地都弄一套防潮墊,你需要雙層的防潮墊來保護你不被石子硌到,如果你很怕冷,你也許在其他營地也需要一個雙層防潮墊,帳篷裡不要用冰爪,那會搞壞墊子。

二、出發前應先作健康檢查,尤其是平日很少運動的中老年人,更需認真檢查。

1、作個健康檢查,你需要良好心血管系統和全面健康的身體。你也許應該在健康方面多做點準備來保證良好的狀態。

2、檢查你的膽固醇含量,膽固醇過高的話,脂肪就有可能阻塞血管,這樣你會在很短的時間裡面被凍傷。

3、另外檢查你有沒有哮喘,因為在那種環境裡面,寒冷乾燥的空氣會誘發它。

4、檢查你的心臟,肺還有大腦,因為血液會變得粘稠並給脆弱的血管增加負擔,好的循環系統是基礎,請遠離煙草,他會使你的動脈硬化,如果需要的話,還需要降低你的血壓。



為了確保登山過程中的安全,登山者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遵循口碑良好的教科書上的原則指引。

2、將登山行程交給留守人員。

3、從上山到下山,均需隨時向留守人員、途中員警機關或家人報告行蹤。

4、活動前或進入山區後,應隨時注意氣象資料及變化。

5、做好熱身準備。

登山前可利用10~20分鐘做肌肉伸展活動,儘量使全身肌肉放鬆。開始爬山鍛煉時,切不可一上來就加大運動量,要循序漸進。通常要先做一些簡單的熱身運動,然後按照一定的呼吸頻率,逐漸加大強度,避免呼吸頻率在運動中發生突然變化。鍛煉結束時,要放鬆一下,這樣才能更好地保持肌群能力,使血液從肢體回到心臟。

6、要走不要跳。三步並作兩步走或蹦蹦跳跳會加重膝踝負擔。

7、要勻不要急。勻速行走最省體力,而且有利於保持良好的心態。

8、走階不走坡。上下山時儘量走臺階,少走山面斜坡。

9、走硬不走軟。在水泥、石板等硬地上行走比在草地、濕地、沙坡等軟地面行走更省勁和安全。

10、別總往高處看。登山之初,向上看可導致疲勞感,最好攀登時目光保留在自己前方三五米為宜。



11、快去慢返。出遊的路可走得稍快,返程則要慢些走,以免疲勞的關節、肌腱受傷。

12、冰川行走以及在戶外危險路段時一定要組成結組繩隊,確保點須牢固。

13、選擇登山路線或決定是否回頭時,必須冷靜判斷,不可衝動。

14、對於每一座山峰,都不可掉以輕心。

15、登山隊伍不可拉太長,應經常保持可前後呼應的狀況。

16、迷路時應折回原路,或尋找避難處靜待救援,以減少體力的消耗。

在山地行進,為避免迷失方向,節省體力,提高行進速度,應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沒有道路,可選擇在縱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邊緣,以及樹高、林稀、空隙大、草叢低疏的地形上行進。一般不要走縱深大的深溝峽谷和草叢繁茂、藤竹交織的地方,力求走梁不走溝,走縱不走橫。

17、切忌在無路的溪穀中溯溪攀登,亦不可在深山無明顯路徑時沿溪下降。因為高山溪流的地形由緩漸陡,對於登山技能不足,地勢情況不清楚的登山者,容易失足跌落,因此登山時最好能沿途標示記號,或依循前人所留下的旗幟辨別方向。

18、喝水時不可狂飲,否則汗量會增加,更容易造成身體疲勞,此外,行進中應隨時調整步伐及呼吸,不可忽快忽慢。行進中應隨時將水壺補足水。

19、登山期間,可多作休息,但休息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著涼。

20、切勿讓身體及衣物受潮,以免體溫散失。在面臨危機、疲勞等壓力時,維持體溫是首要之務,並應隨時注意自己及隊友的心理變化,設法維持情緒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