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吃味精好還是吃雞精好?今天就來詳細瞭解

雞精和味精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兩種調味品,在大部分人看來,這兩種調味品吃起來味道差不多,實際上,這兩者的營養含量區別較大,對食物的提鮮效果也不一樣。

1、深度瞭解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是以糧食為原料,以微生物發酵、提取、精製而成的產品。而人體的味覺器官中存在著氨基酸特異性受體,因而當味精被人們食用後,刺激位於舌部味蕾的氨基酸受體,就能使人們感到可口的鮮味,從而使味精發揮增進食欲的作用,並且誘導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

味精進入腸道被吸收而分解成的谷氨酸,是人體需要的氨基酸之一,參與機體組織的形成與修復,參與各種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在肝臟中參與糖代謝以及肝臟的解毒過程,降低血液中有毒的氨的濃度;在大腦中參與蛋白質及糖的代謝,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腦及神經中樞的功能。由此可以看出,味精對人體健康是有一定益處的。

2、深度瞭解雞精

雞精則是多種呈味物質配合而成的混合物,它既有味精的鮮味,又有其他呈味物質的鮮味。雞精是隨著呈味核苷酸、水解動植物蛋白、酵母抽提物等新產品出現後才產生的。它有很多優點:放得多一點也沒有不舒服的味道;沒有味精食後的那種口幹感;口味協調性好,滋味鮮美醇厚。

3、雞精比味精更鮮?

其實,味精和雞精同是增鮮的作用,但不同的是雞精中含有味精、核苷酸,加上有機酸鹽、糖、香辛料,有些產品還含有“水解蛋白”或“酵母提取物”,可帶來多種氨基酸的鮮味,再加上雞味香精等,混合起來,能讓味道顯得更加自然和豐富。

4、雞精裡面含有雞嗎?

雖然大部分雞精的包裝上都寫著“用上等肥雞製成”、“真正上等雞肉製成”,但實際上它並不是主要由雞肉製成。雞精的主要成分通常是食鹽、麥芽糊精和味精,其中味精的數量通常會超過真正來自天然食品的成分,比如雞肉粉或雞骨粉、雞蛋提取物、其他肉類提取物等。

雞精中還含有不少糊精和澱粉,並加入抗結劑,主要用於粘結和造粒,讓顆粒鬆散,不容易吸潮結塊,便於使用。

5、專家建議,不管是味精還是雞精,都應嚴格控制用量,每道菜添加的量不應超過0.5克,每人每日攝入量不超過6克。而且,一定不要放太早,一般在關火十秒鐘內放雞精,這樣鍋中的溫度降低,也降低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