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如何打破每逢佳節胖三斤的“魔咒”?

春節即將來臨,家家戶戶忙著儲備年貨,準備和親友宴聚歡慶。殊不知,每年春節期間都是食源性疾病的高風險時段,而在大飽口福之餘,體重也容易失控。如何才能健康過節、保持身材不走樣呢?

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胖子究竟是怎麼一口一口吃出來的?營養師指出,其實,每天只要增加很少的食物,而消耗的能量不增,長胖是遲早的事。

過年了,別說多吃一包薯條、多喝一罐可樂,走親訪友吃多幾餐的機會也比比皆是,但別說跑“半馬”,恐怕連“迷你馬”也沒多少人跑。多吃少動、光吃不動,所以不少人都會“每逢佳節胖三斤”。

那麼,這個“魔咒”該怎麼破?

“保持健康體重,關鍵要吃動平衡。”除了兒童、青少年和孕婦,普通人能量消耗不外乎就是基礎代謝以及消化食物的特殊動力。如果長期能量攝入不足或是消耗過多,會造成低體重和營養不良;如果能量攝入過高或是消耗過少,則會導致體重超重甚至肥胖,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疾病的風險。

“所以要管住嘴,如果管不住嘴就要多運動。”親友歡聚,有時一餐飯多吃幾口或多喝一杯也在所難免。但要記得食不過量,控制一天的總能量攝入,儘量保持攝入和消耗的能量處於平衡狀態。特別是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一日三餐吃了多少,自己更要心中有數。

過節也要堅持適度運動,減少久坐時間。而適度運動也有講究。專家建議,每週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的運動,運動累計時間在150分鐘以上。怎樣才算是中等強度的運動?營養專家給出一個簡單的公式:運動時脈率=(170-年齡)。如果想增大運動量,也要注意安全。一般安全運動強度的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