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一餐吃多種肉類容易傷身?

近來網路謠傳:“一餐最好只吃一種肉類!因為每一種肉類、海鮮,在人體的消化時間都不同,混合食用容易造成腸胃負擔;甚至在消化道的時間拉長,進而腐敗、產生毒素,影響身體健康。”引發網友熱議。不過,真有這一回事嗎?就讓專業營養師分析給我們聽!

一餐吃多種肉類恐傷身?營養師:無稽之談

對此,營養師表示,以營養學角度來看,人體必須營養素蛋白質,又可被區分為“高生物價蛋白質”及“非高生物價蛋白質”2大類型:

高生物價蛋白質:又可稱完全蛋白質,可滿足人體營養及生理所需。獲取來源包括:白肉、紅肉、海鮮等動物性蛋白質。

非高生物價蛋白質:俗稱非完全蛋白質,缺乏部分人體必須胺基酸。譬如,紅豆、碗豆等植物性食物。建議食用這類食物時,可選擇“蛋白質互補法”,藉由多種植物性蛋白質食材的搭配,以彌補彼此的不足。譬如,豆類及全穀根莖類一起食用,就是提升植物性蛋白質營養價值的好方法。

由此可知,無論是肉類、海鮮皆為完全蛋白質,是人體非常容易吸收、利用的良好蛋白質來源。因此,同時於一餐混合食用多種肉類、海鮮,並不會導致食物無法有效被人體消化吸收,而腐敗、產生毒素,影響身體健康。此謠言可謂無稽之談。

蛋白質攝取有宜忌!每日3~8份剛剛好

不過,營養師也強調,雖然,肉類等動物性蛋白質確實屬於高生物價的蛋白質食物來源、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每人每日的蛋白質攝取仍應適量。

根據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想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應均衡從豆魚肉蛋類攝取蛋白質(動物性、植物性蛋白需兼顧);並控制在1天3~8份蛋白質為限。每1份相當於1顆雞蛋、瘦肉35公克(約3根手指頭併攏大小)、豆漿1杯(約240c.c.)。

減低心血管負擔!兩隻腳肉類優於四隻腳

此外,為預防人體攝取過多飽和脂肪酸,使血中三酸甘油脂、壞膽固醇(LDL)含量上升,影響心血管健康、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建議,民眾在挑選蛋白質獲取來源是,最好以沒有腳的(魚類、海鮮類、黃豆製品)優於兩隻腳(去皮家禽類),兩隻腳優於四隻腳(牛肉、豬肉、羊肉)為挑選原則尤佳。

此目的在於,雖然屬於家畜的紅肉含有豐富的鐵質及礦物質鋅,對於貧血、營養不良者是良好蛋白質來源;但相對的,紅肉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也較白肉高出許多。因此,建議在食用佔比上,紅肉建議每星期少於500公克(熟重)較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