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季養生小常識 早睡晚起調神防病

隨著冷空氣降臨,感冒、支氣管炎、哮喘、心腦血管疾病、風濕性關節炎等多種疾病高發。提高機體抗寒能力,抵禦疾病來襲,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呢?冬季養生,我們要講究天人合一,順天而行,既要借助自然之勢,順天而“藏”,還要主動出擊,借天而“補”,達到養生祛病,延年益壽的目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幾個冬季養生常識。

多“點”水

冬天氣候乾燥,人體極易缺水,常喝白開水,不但能保證機體的需要,還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廢物之功效。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

方法:每日飲水量應不少於2000~3000毫升。

出“點”汗

戶外活動可調節新陳代謝機能,增強大腦皮層興奮和體溫調節功能。適當動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健體。

方法:鍛煉也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杜絕打球、登山等劇烈運動;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應選擇日照充足的時候運動,避免受寒,防止誘發疾病急性發作。老年人更應注意保暖,避免過早起床鍛煉,以防腦供血不足誘發中風。

防“點”病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發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而為了保暖,開窗換氣的時間又比較少,空氣流通不夠,如此就為各種細菌的滋生提供了條件。同時,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冬季的空氣都不夠濕潤,鼻腔乾燥也會給細菌留下更多可乘之機。

方法: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調“點”神

一入冬就覺得沒精神、煩躁不安,還會感到壓力大。這是冬季抑鬱的症狀,俗稱“冬季心理流感”。

方法: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早睡晚起

晚間到清晨是冬季一天中最寒冷的時候,為抵禦寒冷,人體必需消耗大量的能量,這對年老體弱的人來說尤為無益。所以,古人雲:“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此之謂“臥藏”。

注意保暖

“九九歌”中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之說,是說冬至過後,天氣更加寒冷,人體最不怕冷的雙手也不要暴露在寒風中。外出時要穿著合適,戴好手套,最好把全身都包裹起來。《黃帝內經》雲:“去寒就溫,無泄皮膚”,“逆之則傷腎”,此之謂“行藏”。

最宜進補

俗話說:“秋冬進補,開春打鼓。”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不僅順應自然,而且依靠自然,主動出擊的積極的一面。進補時,最好請中醫師辨別一下自己的體質,其根本原則是畏寒體質補陽,虛火體質滋陰,以達到陰陽平衡,身體強壯的最佳效果,切勿盲目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