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養生

你對“家庭癌”瞭解的多嗎?絕對讓你全家都受益

現在有一種新鮮的詞,叫做家庭癌,但是很多人並不是非常的瞭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癌症真的會傳染嗎?

有關腫瘤流行病學研究資料表明,這種“家庭癌”既可以同時發生,也可先後出現,其患癌部位可以相同,也可不相同。曾有一位病人稱其胸部不適,吃飯時尤其加重。她說,其母親和姐姐都死于食道癌。自己的病症與死前的親人相似,所以她要求檢查。由於檢查沒有發現異常,醫生診斷她為“神經官能症”。但患者一個月後,病情加重,食道鏡檢查竟真的確診為“食道癌”。

“家庭癌”究竟會不會存在“傳染”性呢?回答其實是否定的。那為什麼家庭成員會同時或先後發生癌症,在這裡起關鍵作用的是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環境等因素。由於同一個家庭的成員長年同在一個鍋裡吃飯,彼此互相影響,“同化”了生活方式、生活習慣,而且家庭居住環境相同,所以往往潛移默化被同一致病因素或致癌因素所影響,患同一類疾病或癌症就不足為怪。

根據已有的資料,“家庭癌”以消化道癌最為多見,這同樣佐證了生活習慣、生活環境與癌症發病的關係。研究結果表明,那些家庭成員同患食道癌的家庭往往還收入低下、動物蛋白攝入量少、經常攝入不新鮮食物和黴變鹹菜、喜吃很燙的麵條和喜食辣椒等強刺激食品,這樣易於引起食道黏膜病變,導致食道發炎並逐漸發展為食道癌。又如腸癌,它與攝入食物纖維含量低以及高脂肪膳食也有關,如果家庭成員同有這樣的飲食習慣,則容易遭受癌魔的襲擊。

還有許多癌症已證明與病毒有關,我們都知道的乙肝病毒以及肝癌、鼻咽癌等,這些都是通過長時間與病毒密切接觸,還有相同的生活方式進行傳播的,所以也有家庭成員同時患病的病例。

除了生活習慣,心理因素也很重要

除了上述之外,家庭成員中的情緒也是不可忽視的誘發因素。家庭不和、夫妻不和、整天處在高度緊張焦慮的生活中,均會使癌魔獲得可乘之機。

“家庭癌”這一現象同時也提醒我們,生活中要採取科學的生活方式,在飲食上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一點大家不容忽視!在家庭生活中,應該多學一些飲食常識,提高衛生科普水準,增強保健意識,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當家庭成員中有人患癌症,應查找致癌原因,改善生活環境,不必驚慌失措。

“家庭癌”在眾多的癌症患者中,仍然是少數。在我們的機體內,存在著嚴密的針對癌細胞的監視清除系統,雖然暴露於同樣的環境之中,但只要體質健壯,機體良好的免疫力仍會卓有成效地對抗癌細胞的入侵。

預防癌症吃什麼好

新鮮果蔬

其中所含的抗氧化劑、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類黃酮類化合物及其他活性成分有抗癌之效。每人每天的蔬菜攝入量從50克增至300克,患胃癌的危險性可降低50%。蘆筍、捲心菜、番茄、紅薯、魔芋、獼猴桃、蘿蔔、胡蘿蔔都是抗癌好食物。

豆製品

豆腐、豆漿富含大豆異黃酮,經常吃些豆製品可以降低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

菌類

約96%的菌類都有抗癌效果,如冬菇、香菇、金針菇、木耳等富含多糖類物質,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胃癌和肺癌的效果較好。目前,香菇多糖已經作為抗癌藥物,用於腫瘤病人的治療。

綠茶

綠茶中富含茶多酚,可與致癌物結合,使其分解,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養成每天喝2~3杯綠茶的習慣,可以預防胃癌、肝癌和肺癌,但必須注意,茶水不要太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