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給寶寶添輔食什麼時候最合適?

給寶寶添加輔食,什麼時候最合適?80、90後經常與家中老人為寶寶添加輔食問題展開爭執,有些老人認為寶寶在兩三個月時就可以添加輔食了,認為這樣長得更快。婦產科專家解釋,寶寶在6個月以前純母乳餵養,母乳中已基本包括了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成分,6個月以後的母乳同樣有營養,但是寶寶的成長中需要逐步添加輔食,逐漸接受其他食物。

添加輔食,是幫助嬰兒進行食物品種轉移的過程,使以乳類為主食的乳兒,逐漸過渡到以穀類為主食的幼兒,過遲添加輔食對嬰兒發育會造成影響。6個月還不開始添加輔食,由於熱量和營養素攝入不足,會導致寶寶營養不良或生長發育遲緩,口腔進食技能發育遲緩。

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添加輔食,應該循序漸進。添加輔食的原則,由稀到稠(汁—泥、米湯—稀飯、蔬菜、水果—肉)、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寶寶會從吃糊狀食物到塊狀食物,再到和大人差不多的食物,母乳也從原來的主食逐漸變成輔食,一般到2歲左右,寶寶就可以完全脫離對母乳的依賴。

很多媽媽擔心輔食沒有入鹽,食物會沒有味道。專家提醒,因為嬰兒味蕾仍沒發育,腎還沒發育成熟,不要太早在輔食中添加調味料,否則對腎臟會造成影響。開始添加輔食時,鹽分在媽媽母乳中已經夠量,加輔食後,很多湯汁中又含有鈉,已經滿足寶寶身體所需鹽分。而過早加鹽會使寶寶對食物的味覺感知發生偏差,甚至導致出現“重口味”現象。

有研究證明,攝入的鹽過多會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減少唾液分泌量,削弱口腔對細菌、病毒的抵抗能力,降低寶寶的免疫力。建議一般一歲後輔食中再添加鹽,保持清淡的飲食習慣。

最後建議,如果寶寶一開始對輔食很拒絕,可以嘗試多選用幾種輔食。選用新鮮的食物,多用蒸煮方法烹調,儘量不要用鍋炒,避免火氣,堅持少油,不添加鹽、味精等調料,在顏色上進行適當的搭配,在寶寶開始嘗試吃時,多對寶寶進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