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秋季天氣漸涼 這三個部位要注意保暖

秋季這三個部位要注意保暖

不少人覺得,秋季是難得的清爽季節,中午時分氣溫仍然挺高,所以依然穿著涼鞋、短袖短褲或者裙裝,感受秋風拂面的感覺!雖說有“春捂秋凍”的說法,不過專家提醒,身體有三個部位不能“秋凍”。

首先是頭部,頭為諸陽之會,如果保護不好,陽氣會喪失,頭頸部位受涼,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第二個是腹部,腹部有很多重要經脈,如脾胃經、肝腎經穿過,任沖督三脈起於腹腔內。此處受涼將引起腹部經脈氣血瘀滯不通,對臟器功能都會有影響。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易胃疼,經期女性受寒容易痛經等。

第三個就是腳,“寒從腳生”,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腎和脾胃的經脈都起源於腳。由於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流經的“路程”最長,如果腳部受寒,則血液流動瘀滯,全身血液供應將出現不足,臟器功能繼而受損。

秋季保暖如何做比較好

暖頸:擴胸仰頭抻筋骨

脖子本身就很嬌貴,再加上有人有慢性勞損的底子,一旦受寒便可能引發血管的收縮和頸部肌肉痙攣、神經水腫,誘發頸椎病或讓原有的頸椎病雪上加霜。

專家表示,讓脖子不受寒,最簡單的就是戴圍巾或穿高領衫,讓脖頸不露在外面。還可以擴胸仰頭抻筋骨,即雙手交叉放在頸後,同時擴胸,頭向後仰,手臂向前用力,使得脖頸與手臂形成“抵抗”之勢,鍛煉頭頸部肌肉。

暖腰:按摩疏解受涼不適

老年人中比較高發的寒濕性腰痛主要就是腰部受風寒侵襲引起,在陰雨天會加重。而女性腰部受寒引起的氣滯血瘀,會影響卵巢等生殖系統機能。

專家表示,除了戴腰圍保暖外,也可通過按摩疏解不適。雙手交叉,快速揉搓,把手掌搓熱後直接捂在腎俞穴(俗稱“腰眼”,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上,用手掌溫暖腰腎,同時雙手順時針按揉。

暖腳:40攝氏度水泡腳

腳踝部有200多個穴位,寒氣一般都是從腳底侵入。除了穿厚襪子外,泡腳也是保護腳踝的好方式。熱水泡腳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緩解疲勞作用,40攝氏度左右的水溫即可。泡腳時加些中草藥效果更好。其中具有溫經作用的有:透骨草、川椒、乾薑、桂枝;有活血通脈功效的有:紅花、當歸、雞血藤、艾葉。使用時不同功效的中草藥可搭配使用,一般來說,每種選用10克即可。此外,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患者使用前詢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