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普通人眼中的野草竟是中醫的治病奇藥

人們都說童年是最美好的,也是最天真的。猶記得那個時候讀了一篇叫《神筆馬良》的文章,真的好希望自己手中也有那麼一支奇妙的筆;後來又看了一篇關於王獻之的故事,說他寫完十八缸水,才練出一手好字,而那個時候卻不怎麼希望手中會時常握著一支筆。

但是年少的時光,總是再長也嫌短,雖然不希望像王獻之那樣天天握筆練字,但也知道神筆馬良的那支筆只是童話裡的故事而已,但是在地上寫寫畫畫卻是我們喜歡的事。猶記得那個時候在溪邊去玩,發現有一種草,全草好像沒長葉子,莖的頂端猶如筆管,當時我們就把這個草拔下來,當毛筆在大青石上塗畫。

後來,才知道這個草原來名喚木賊草,又名銼草、節節草、節骨草、擦草、無心草、筆管草等;是木賊科木賊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多生於坡林下陰濕處、濕地、溪邊,喜陰濕的環境,有時也生於雜草地。雖然木賊草喜歡潮濕的環境,但也喜歡直射的陽光。

木賊草不僅僅是小孩子們用來塗畫的筆管草,也是農民伯伯們眼中的節節草,當然,更是醫生眼中的治病良藥。木賊草一般在夏季採收,除去枯莖及殘根,噴淋清水,稍潤後切成小段,曬乾或陰乾貯藏。中醫認為,木賊草味甘、苦,性平;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明目退翳等作用;適用於風熱目赤,迎風流淚,目生雲翳等症;一般內服用量為3~9g。

木賊草治療眼疾方面,可謂是獨樹一幟。早在《嘉祜本草》中就有木賊草“主目疾,退翳膜”的記載。比如治療目生翳障,昏蒙多淚,可以用木賊草(去節)一兩,研為細末,與羊肝搗爛為丸,早晚各食後服二錢,用白湯送下。或者用木賊(去節),蒼術(泔浸)各一兩,研為細末,每服二錢,用茶凋下,或蜜丸亦可。

但是木賊草除了治療眼疾之外,止血的作用也是一流的。比如治療腸風下血,可用木賊(去節,炒)一兩,枳殼(制)、槐角(炒)、茯苓、荊芥各五錢,研為細末,每服二錢,濃煎棗湯調下。比如治療血痢不止,用木賊五錢,水煎溫服。又比如治療婦女血崩,用木賊、香附子各一兩,樸硝半兩,研為細末,每服三錢,血色黑者用酒一碗煎,血色赤者用水一碗煎,連渣服下,每天二次。

在臨床使用木賊草時,也有一些注意事項,比如氣血虛者慎服。雖然木賊草治療眼疾效果不錯,但也有一些情況是不適宜用的,比如在《本草經疏》中記載,“目疾由於怒氣及暑熱傷血、暴赤腫痛者,非其所任”;又比如在《本經逢原》中記載,“久翳及血虛者非所宜”。另外,木賊草不宜久服,比如《本經逢原》記載,“多用令人目腫”;又比如《本草匯言》記載,木賊草“多服損肝,不宜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