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開春養生妙招 讓身體“虎虎生威”

 

>>>推薦:緩解女性痛經專家來支支招

飲食防過敏
春天百花競放,在空氣中形成了“過敏源”。春季是天氣忽冷忽熱、風沙多、濕度大,使這些過敏源的擴散量很大。加上春天人們戶外活動增多,使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容易在春季發生疾病。
預防春季過敏,應該從注意生活起居、飲食調理得當和適當的體育鍛煉做起。首先,在早春時節,氣溫仍然寒冷,在寒冷空氣的刺激下,甲狀腺功能亢進,消耗熱量,使人體耐力和抵抗力減弱。因此,飲食上仍以高熱量為主,除多食豆類製品外,還可食用花生、核桃等食物,還要增加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雞蛋、牛肉等,這些食物中富含氨基酸,具有增加人體耐寒的作用。此外,要攝取足夠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具有抗病毒能力,提高人體免疫力的維生素A、D、E等。
鍛煉重養護
專家提醒市民春季鍛煉要多去戶外。初春時節,身體各器官功能還處在較低水準,此時不宜進行激烈、長時間運動,一些節奏較慢且運動量不大的戶外活動更適於初春,如散步、慢跑、放風箏等。鍛煉結束時要立即擦乾汗液,以防著涼。走進大自然,從舒緩的運動開始,重在養護。
穿衣要“春捂”
民間歷來有“春捂”的說法,從中醫理論講,“春捂”既是順應陽氣生髮的養生需要,也是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適當“春捂”,能起到很好的養生防病效果。
醫療氣象學家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風等,在冷空氣過境時也會驟然增加。因此,“春捂”的最佳時機,應該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在一兩天。
“春捂”的持續時間保持在1至2周最好。捂著的衣衫,隨著氣溫回升逐步減下來,但減得太快,也可能出現反效果。所以,氣溫回升後,得再捂7天左右,身體才能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