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進補少不了“四大名補”
秋季是最容易患病的季節,秋季也是最適合進補的季節。秋季進補吃什麼呢?小編推薦“四大名補”。下面我們來看看“四大名補”各有什麼進補食譜吧。
一、蓮子
蓮子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古人認為它“享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秋天食用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腎、止瀉固精等功效。不僅有助緩解失眠等,對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來說,蓮子還可以通過補腎增強免疫力,達到潤肺的效果。
市場上的蓮子有紅蓮子和白蓮子之分,紅蓮子口感較硬,但補腎、補血效果更好;白蓮子口感香糯,健脾的功效更強。除了蓮子粥、紅棗銀耳蓮子湯、銀耳蓮子羹等傳統食用方法,用蓮子心泡茶去心火效果更佳,蓮子泡酒則固腎效果更為顯著。
銀耳蓮子羹
材料:銀耳,蓮子,棗子,枸杞,冰糖各適量。
做法:
1.銀耳用清水泡開,將底部泛黃的硬結剔出,然後撕碎備用。一般就用三、四朵即可。
2.蓮子需要中間無芯的,不苦,放置多少隨自己喜好。
3.湯鍋放清水,水要一次放夠,要留出蒸發的餘地,煮的過程中間不可加水。
4.將銀耳、冰糖(三兩左右)、棗子、枸杞放入冷水中,開火,加熱,煮沸,一定要不斷攪鍋,防止銀耳膠質粘鍋,煮開後,關小火熬煮,也要不斷攪鍋。
5.蓮子易熟稍後放入。
6.開鍋後繼續熬煮,直到銀耳膠化,湯粘稠即可。
二、芡實
這是睡蓮科植物芡的乾燥成熟種仁,又稱“雞頭米”、“雞頭”等,在南方較常見。中醫認為,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其補腎效果強於山藥,祛濕效果優於紅小豆,鎮靜效果強過蓮子,可以說是一種被埋沒的補益佳品。宋代文豪蘇東坡的養生之道中,有一條就是吃芡實。
鮮芡實或幹芡實泡水後可直接嚼服,也可熬粥、煲湯或與蓮子、山藥、白扁豆等食物一同食用。芡實搭配燕窩蒸食,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可使人們氣色更好。此外,把鮮芡實去皮後凍在冰箱裡,還可較長時間保存食用,補腎效果更好。
養顏芡實羮
材料:銀耳5-6朵,蓮子1小把,芡實1小把,薏仁1小把,幹桂圓4粒,枸杞15粒,冰糖適量,幹桂花一小撮。
做法:
1.銀耳事先用冷水泡開,去掉黃蒂,撕成碎朵。
2.準備大半鍋清水,芡實(略敲碎)、薏仁、蓮子用水沖淨後,加上銀耳,入鍋。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兩小時。
3.桂圓去殼、加上枸杞入鍋,小火再煮半小時。
4.加入適量冰糖,待融化後,關火,撒上幹桂花,悶出香味,即可。
三、栗子
香甜味美的栗子,是秋冬非常受歡迎的零食,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豐富的營養成分。中醫認為,栗子性味甘溫,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等功效。
栗子可生食、炒食、加水煮食等,在眾多的食用方法中,生吃栗子,且緩慢咀嚼、徐徐咽下時的補腎效果最佳。這是因為生栗子中酶和維生素C等的含量最高,且細嚼慢嚥時消化更充分,更利於人體吸收,對體虛乏力或腎虛導致的腿腳無力等症狀效果良好。需要注意的是,栗子不可多吃,每日最好不要超過10顆。
濃香栗子雞
材料:雞全腿1個,栗子200克,白糖一小匙,生抽,料酒各1大匙,老抽1小匙,鹽適量,蔥段,薑蒜片適量。
做法:
1.把雞腿先剁成塊,再浸泡出血水。
2.鍋放少許油,爆香薑蔥蒜,再放入雞塊,中小火炒至微黃。
3.倒入栗子,再放糖、料酒,老抽,生抽,翻炒均勻使雞塊上色。
4.倒入沒過雞塊的水,大火燒開。
5.放鹽,小火燉至湯汁濃稠時關火。
6.撒上小蔥花兒即可裝盤。
花生是一種高蛋白的油料作物,自古享有“長生果”的美譽。《本草綱目》記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止癢”,適合脾虛消瘦、食少乏力、乾咳少痰等人。值得注意的是,花生紅衣(即花生皮)補氣止血的作用更強,因此,需要補血的人可挑選紅衣更多的小粒花生,而煮粥、打花生漿則可以挑選大粒的花生。此外,醋泡花生仁、用生花生殼煮水喝,還有一定的降壓效果。
鹵花生
材料:花生200克,八角2個,桂皮2片,月桂2片,鹽1小勺。
做法:
1.花生提前泡水30分鐘備用。
2.鍋入清水超過花生米高度,放入除鹽以外的所有調料,煮沸後大火五分鐘、加鹽中火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