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便秘的人怎麼清腸呢

便秘確實是一件非常讓人覺得難受的事情,因為當便秘發生以後整個人都有些睡不著覺,總是會感覺到自己的肚子裡面有些鼓鼓的,特別的脹氣,無論是怎麼樣都沒有辦法消化,這樣也是會直接影響到食欲,每當吃飯的時候都吃不下,就更加不能夠去促進自己腸道裡面消化,讓便秘越來越嚴重。

1.調節飲食起居——便秘的基本治療方法。

中醫非常重視便秘的飲食療法,主張便閉症狀一旦解除,即應以“穀肉果萊,食養盡之”,常用的食物有:黑芝麻、胡桃仁、大麻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杏仁、土瓜根汁、葵子、阿膠、蜂蜜、牛奶、牛酥、羊酥等,這些食物性滑質潤,營養豐富,尤適合於老人、產婦、兒童、患者的便秘。絕大多數習慣性便秘通過調節飲食起居,增加活動量和糾正依靠瀉藥排便,都能恢復正常排便,只有很少患者通過藥物加以治療。

2.辯證用藥——中醫治療慢性便秘的最大特點。

中醫反對見秘便瀉的單純處理,這樣才能靈活妥貼,無後遺諸症。常用的治療有:

(1)增水行舟法:

即滋陰養血,增液潤腸法。《醫宗必讀》說:“老年津液乾枯婦人產後亡血及發汗利小便,病後血氣未複,皆能秘結,法當補養氣血,使津液生則自通。”並指出:“此類便秘誤用硝黃利瀉,多致不救,而巴豆、牽牛,其害更速。宜八珍東加蘇子、橘紅、杏仁、蓯蓉,倍用當歸。”臨床以四物東加肉蓯蓉、何首烏、阿膠為本法主方,陰虛加貞子、鎖陽、天冬;血虛加黑芝麻、桑椹子;腸燥津枯加火麻仁、柏子仁、蜂蜜;氣滯加枳殼、厚樸;血虛有熱加地榆、槐角、黃芩,治療氣血虛秘效果滿意。

(2)理氣開秘法:

即順氣行滯,升清降濁,開上竅,通下竅,“提壺揭蓋”之法。適應于氣機鬱滯便秘。前人多和六磨湯(檳榔、沉香、木香、烏藥、枳殼、大黃)為主方,但方中大黃損傷津液,大便更秘;故當以局方蘇子降氣湯(蘇子、半夏、前胡、厚樸、橘紅、當歸、甘草、肉桂或沉香)為主方,可加萊菔子、栝樓、枳殼、杏仁。

(3)益脾補腎法:

即補益脾腎,培本通便法。腎主五液、脾主散精,腎在下而主氣化,脾居中而司運輸,津液充,氣化行,則大便調暢。脾失輸布運化,腎失溫煦滋潤,則大便秘結,故益脾補腎法是治療頑固性便秘的大法。脾虛中氣不足,無力宣導大腸的氣虛便秘,可用補中益氣湯增當歸尾,加肉蓯蓉、威靈仙。腎陰虛中津虧可用六味地黃東加麥冬、懷牛膝、肉蓯蓉、黑芝麻。腎陽虛氣化失職可用濟川煎加半硫丸。

通過本文就是向大家詳細介紹了便秘的人怎麼清楚,主要就是調節好自己的飲食習慣,比如說多吃一些黑芝麻,松子仁等雜糧,這都是可以起到腸道蠕動的作用,適當的還可以喝一些優酪乳,能夠清理自己的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