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坐骨神經痛拔罐穴位有哪些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比較麻煩的神經性疾病。這樣的疾病如果是採用西醫的方法治療,那麼只能是暫時的緩解症狀,和控制病情不繼續惡化。要想徹底治癒的話,可能會比較困難。但是採用中醫拔罐的方法治療的話,效果會比較不錯一些。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下,拔罐治療坐骨神經痛的穴位有哪些。

腰椎間盤突出屬於中醫學腰痛、痹症範圍,95%的突出症發生於腰4、5及腰骶1椎間隙,故常見坐骨神經痛,患者出現下腰痛、向下放射到大腿後部小腿外側,至足跟或足趾不的疼痛或麻木。風寒濕者見疼痛劇烈,天氣變化加重,脈弦緊,血瘀者刺痛,入夜痛甚,脈弦澀。

取穴治療坐骨神經痛出以舒筋活絡為主。

主穴:

1、阿是穴(腰部局部壓痛點)

2、腰夾脊

3、腰陽關

【標準定位】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下凹陷中。命門下約2寸。

【主治疾病】多用於治療坐骨神經痛、腰骶神經痛、類風濕病、小兒麻痹、盆腔炎。

4、承扶

【標準定位】足太陽膀胱經穴。在大腿後面,臀下橫紋的中點。

【主治疾病】通便消痔,舒筋活絡。坐骨神經痛,腰骶神經根炎,下肢癱瘓

5、殷門

【標準定位】在大腿後面,當承扶與委中的連線上,承扶下6寸。

【主治疾病】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痹,小兒麻痹後遺症;

6、委中

【標準定位】位於膕窩橫紋正中。

【主治疾病】腰背疼痛,下肢痿痹,轉筋等。

7、環跳

【標準定位】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肌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交點處。

【主治疾病】: 坐骨神經痛 ,下肢麻痹,腰腿痛,髖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

操作方法:用本草·暖骨通藥泥取拇指大小(穴位大小)外貼於穴位,每2天一次,每次每穴60分鐘以內,5次一個療程。女性經期停。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即使是採用中醫拔罐的方法來進行治療,要想徹底的治癒也是非常難得,而且治療的時間會比較長。這樣的話就要求病人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有點直了效果後,就停止治療。那樣的話可能會讓病人的病情有反復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