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芡實既補脾補腎 ,又治腹瀉白帶多

中醫認為芡實性平味甘澀,入脾、腎經,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止帶的功效。古藥書中說芡實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

《本草求真》分析說:芡實味甘, 長於補脾、除濕,所以能治腹瀉;芡實又有澀味,長於固腎收斂, 所以又能治療遺精、帶下和多尿。

芡實米粥

食材:芡實50克,大米100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

1.用溫水浸泡、洗淨芡實待用,把大米淘淨;

2.把大米與芡實一起入鍋,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至成粥,加入白砂糖即食。

此粥可補腎固精、利耳目,適用於脾虛久瀉、腎虛無力者。

一、芡實益腎固精 補脾止瀉

芡實,俗稱“雞頭果”,與菱角、蓮藕、荸薺並列為四大水生蔬果。中醫認為芡實性平味甘澀,入脾、腎經,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止帶的功效。古藥書中說芡實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年”的糧菜佳品,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

西方營養學認為,芡實含有豐富的澱粉,可為人體提供熱能,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碳物質,保證體內營養所需成分;芡實可以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蘿蔔素濃度;另外有實驗證明,血清胡蘿蔔素水準的提高,可使肺癌、胃癌的發病機率下降,大大減少癌症發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