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氣不足的中醫治療有哪些
腎氣不足的中醫治療有哪些
艾灸補腎
首先,需要區分是腎陽虛,還是腎陰虛。腎陽虛的症狀是怕冷、尿頻、腰酸痛;腎陰虛的症狀有潮熱盜汗、牙齒鬆動、手心發熱、腰酸腿軟、毛髮脫落、口渴多飲、飲不解渴。
腎陽虛的艾灸穴位:命門,關元,腎腧。
腎陰虛的艾灸穴位:湧泉,太溪,腎腧。
此外,灸神闕穴、氣海穴也有補腎功效。
神闕穴:灸此穴有溫補元陽、健運脾胃、復蘇固脫之養生功效。常灸神闕穴,可起到強壯體質、延年益壽作用。
氣海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在肚臍下1.5寸。氣海和關元穴在人體下腹部,共同保護著生殖系統。下腹部是男性精囊藏身之處,是極其重要部位。古人說“氣海一穴暖全身”,強調穴保健養生作用。因此,此穴必灸。
中醫按摩補腎
“五浴”養腎法,這裡的“浴”不是洗澡,而是用手摩擦足、腰、腹、耳、頭五個部位。
浴足:每天晚上睡覺前,用溫水洗淨雙腳,端坐在床上。左手攀左大腳趾,右手小魚際搓左腳湧泉穴36次,然後左右手足交換,搓右腳湧泉穴36下。湧泉穴為足少陰腎經的“井”穴。所謂“井”,有源頭的意思。所以浴足是從源頭上補腎,有益腎養陰、清心除煩、導熱下行的功效。
浴腰:雙手握拳,拳眼向內,置於腰帶以上,在後腰部位上下搓動36次。有溫腎壯腰、培源固本的功效。
浴腹:雙手平掌,置於小腹,來回搓動,左右各36下。有補腎壯陽,運脾導滯、減肥排便的功效。
浴耳:雙手置於耳前,來回搓動36下。腎開竅於耳,長期浴耳,有益腎填精、疏通全身氣血之功,可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此外,耳如同倒置胎兒,全身各部位都在耳部有反應點。所以浴耳不但能養腎,還能起到對全身按摩的作用。
浴頭:又稱“幹梳頭”,雙手五指分開如梳子狀,置於前額髮際處,從前向後搓36下。可以起到祛風升清降濁、益腎清腦的作用。
以上就是兩種中醫治療腎氣不足的方法,其中“五浴”養腎法是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可以做到的補腎小妙招,腎氣不足的朋友不妨可以在空閒的時候多多按摩文中介紹的幾個部位,相信堅持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腎臟變得更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