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食主義 教你正確清理體內垃圾
果腹、低熱量 稱之輕食主義
其實“輕食”一說,最早是從歐洲而來的。在法國,午餐的“Lunch”正具有輕食的意味;此外,常被解釋為餐飲店中快速、簡單食物的“Snack”,也是輕食的代表字眼之一。
所以說,輕食的另一個涵義則是指簡易、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吃飽的食物。
果腹、止饑、分量不多,可說是「輕食」的原始概念,三明治是最佳代表。這幾年因為健康風吹起,生菜沙拉是最早登上健康輕食食譜的功能表,接著發燒的是湯品,低糖、低脂、低鹽更是奉為準則。現在呢?當日本的Mister Donut甜甜圈登臺引爆排隊風、亞尼克菓子店紅透半邊天,提供甜點為主的咖啡店愈開愈多,臺灣跟著日本的腳步:以甜點為主角的輕食風開始蔓延,而且一般大眾在乎的是口感與品嘗時的氣氛,肥胖的問題就全交給甜點師傅傷腦筋了。
和風輕食概念 來份壽司飯吧!
輕食主義在日本持續發燒,清淡爽口的鮮食概念也延續至臺灣。營養師普遍表示,只要清淡、低熱量、不加重身體負擔的食材,都可以歸類至輕食主義,不需僅局限于單一食品。
其中,壽司所附有的健康及美味本質,相當符合理想的飲食健康原則與輕食主義的概念,使它永遠位於輕食主義的用餐首選,也是大人及小孩甚至上班族的最愛!
輕食是一種生活態度
輕食主義最早出自日本,指清淡爽口的鮮食概念,特指那些分量少而容易吃飽的食物。然後蔓延到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區,概念也進一步得到深化和延展,由原來的少吃7分飽求清淡的減肥功能,漸漸變成一種生活態度。在飲食上,則讓每日飲食所攝取的食物種類,儘量符合基本的三低一高原則(低糖分、低脂肪、低鹽分、高纖維),同時輔助以一定運動,達到健康效果。
營養師:輕食並非人人適合
對於現在流行的輕食主義,省中醫院的郭營養師就表示,一般健康成年人、超重者和肥胖者都很合適。不過孕婦和未成年人,由於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營養,因此就不太適合這一方式了。對於健康者來說,適合一周選擇1到2天進行輕食,而超重者和肥胖者最好就是4到5天 。在此期間,要多進食五穀雜糧(高纖維)、新鮮魚肉海鮮(需採用不油炸、少油煎的烹調方式)、各種顏色的新鮮蔬菜(多選擇胡蘿蔔、紅甜椒等紅色蔬菜、南瓜、黃甜椒等黃色蔬菜和茄子、紫高麗菜等紫色蔬菜)、各種新鮮菇類、新鮮水果、低脂或脫脂的牛奶和優酪乳、植物性的豆奶像維他奶一類的,都是輕食料理中不錯的食材選擇,在食用時候要注意均衡搭配,別單吃一種。同時,配合輕食期間的運動以中小強度的比較適合,像是瑜伽一類的,若是太劇烈的運動,則很容易導致低血糖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