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各地飲食 清明節吃什麼
古人為適應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創造了一些獨特的節令食品。如蜀人用麥草搗汁做青粉團,用烏桕汁染烏飯做糕;北京人用香椿芽拌麵筋、用嫩柳葉拌豆腐;江南人家要用薺菜做餛飩過節;紹興人要用一種菊科野草的嫩葉搗爛去汁和粉做成黃花青果糕在掃墓時作供物。 江浙一帶習慣吃青團,是用新鮮艾草或雀麥草汁和著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為餡製成的。油綠如玉的青團,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綠色的健康小吃。
在我國一些地方,清明吃雞蛋,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一樣重要。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據相關專家介紹,清明吃雞蛋習俗,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專家稱,吃雞蛋,是源於古代的上祀節。人們為婚育求子,將各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並塗上各種顏色,稱"五彩蛋",他們來到河邊把五彩蛋投到河裡,順水沖下,等在下游的人爭撈、剝皮而食,食後便可孕育。現在清明節吃雞蛋象徵圓圓滿滿。在農村的一些地區,還有兒童之間"撞雞蛋"的習俗。倘若要探究清明節裡吃雞蛋、撞雞蛋的象徵意義,其中應該還寄寓著人們對於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之情。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吳門竹枝詞》所雲“相傳百五禁煙廚,紅藕青團各祭先”中的“青團”就是著名的寒食食品。它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然後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製成團子,以糖豆沙為餡心。團坯制好後,入籠蒸熟,出籠時在團子表面刷一層菜油。這樣做成的青團油綠如玉、糯韌綿軟,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不僅是時令食品,更是祭祀祖先時的必備食品。
“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也是一種著名的寒食食品。今天,饊子仍是人們喜愛的食品,但已不再是單純的節令食品了,而且流行於各地的饊子也有許多差異。比如,北方的饊子以麥面為主,形狀大方灑脫;南方的饊子以米麵為主料,精巧細緻;少數民族地區的饊子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
納西族和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
在我國陝北榆林和延安等地至今還保留了一些傳統的習俗,比如節前家家要蒸“子推饃”(“介之推”亦作“介子推”)。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至500克,用麵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蒸出來栩栩如生,猶如藝術珍品。這種“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吃的,大概是因為人們希望男人們都要有介之推那樣的英雄氣概吧。晉南地區蒸的大饃中多夾有核桃、紅棗、豆子之類,稱為“子福”,取“子孫多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