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大閘蟹公的好還是母的好

大閘蟹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尤其是含有很多維生素a,女性朋友吃大閘蟹能夠很好地軟化皮膚角質,並且能夠預防兒童佝僂病,由於大閘蟹當中含有豐富的鈣,所以對於老年人骨質疏鬆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很多朋友喜歡吃大閘蟹,但是並不知道大閘蟹到底是吃公的好還是吃母的好,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

九月團臍十月尖,團臍是母蟹,尖臍的是公蟹。意思就是農曆九月裡要吃母蟹,農曆十月裡要吃公蟹。因為到了秋季,氣候漸漸由涼到冷,農曆九月,母蟹的消化腺和卵巢長成了蟹黃,以準備過冬和來年繁殖生育的需要(春天蟹黃就變成蟹子)。這時,剝開蟹殼,可以看到蟹殼和蟹坨坨當中有很多黃色的、黏黏的東西,那就是生的蟹黃。煮熟了以後,蟹黃就變成紅色的了,而紅得越深,說明這只蟹越壯。

而公蟹長得會慢些,直到農曆十月時,脂肪才漸漸堆積起來,長成了蟹膏。剝開公蟹的殼,在同樣的地方看到的卻是白白的、黏黏的東西,就是蟹膏。煮熟了以後,蟹膏變成了半透明狀。蟹膏越多,說明這只公蟹越壯。母蟹農曆九月卵滿,蟹黃鮮香油脂細膩;公蟹農曆十月膏白豐腴。公蟹的美味,母蟹的清香估計吃過陽澄湖大閘蟹人都會流連忘返。

通過上面的介紹朋友們已經知道了吃母的大閘蟹會比較好。但是需要注意,如果體內虛寒的朋友,平時不能夠吃太多的大閘蟹。另外大閘蟹當中含有一些異種蛋白,如果是身體過敏症狀的人,不能夠吃大閘蟹。女性在懷孕的時候不能吃大閘蟹,身體膽固醇偏高的人也不能吃大閘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