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黃散了還能吃嗎
我們平時都會遇到一個情況,就是雞蛋放的時間長了,蛋黃就會散掉,很多人都覺得很可惜都會把散黃的雞蛋給吃掉,可是有的人說,蛋黃如果散了就不能再吃了,裡面的營養就會變了,到底是這樣的嗎?我們也不是特別的清楚,那麼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瞭解下蛋黃散了還能吃嗎?
造成雞蛋散黃的原因有很多:
一,在運輸過程中雞蛋受到激烈震盪引起蛋黃膜破裂,從而造成散黃現象,好 比我們自己用筷子打雞蛋一樣,蛋黃和蛋清混合了,這種稱為機械性散黃,這樣的雞蛋營養價值基本不變。
二,雞蛋在存放的過程中,蛋白稀化後,水分向蛋黃慢慢 滲透,蛋黃體積膨脹到撐破蛋黃膜時,也會發生散黃現象。
三,受過精的雞蛋經過一段時間孵化,蛋黃也會發散。
四,細菌、黴菌通過蛋殼氣孔侵入雞蛋內部,也會 造成雞蛋散黃。
前三種原因導致的散黃蛋可以繼續食用,而由細菌、黴菌引起的散黃蛋則可能帶來食品安全風險。具體判斷方法是,在發現蛋散黃後應先聞一聞其是 否有異味,如果沒有異味,經高溫烹調後還可食用,建議用煎炒方式,因為這樣烹調對散黃有掩蓋作用,煮著或蒸著吃口感變化會更明顯。雞蛋若已變臭則說明細菌 已在蛋體內繁殖,就不能再食用了。
一般情況下,雞蛋在常溫下可保存一周左右,時間再長就不新鮮了。即使在冰箱裡存放,也最好不要超過半個月,否則就容易出現散黃蛋。另外在保存之前最好不要將雞蛋殼洗淨,這樣會洗掉殼表面的保護膜,使其更容易變質。
現在我們就知道了蛋黃散了還能吃嗎,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時間長了就不能再吃了,可是我們也會覺得扔掉太可惜,就會吃掉,其實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平時應該要知道的,這樣通過上面的內容我們就徹底的瞭解了蛋黃散了的問題該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