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神經衰弱的中醫調補方法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一般來說生病了可以使用兩種方法進行治療,西醫療法和中醫療法。當然神經衰弱這一類疾病也不例外,我們都知道,與西醫療法相比,中醫療法治療神經衰弱更好。那麼還怎麼用中醫療法治療神經衰弱呢?神經衰弱的中醫調補方法有哪些?醫生告訴我們,神經衰弱的中醫調補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對於神經衰弱嚴重的病人可以嘗試以下的服用方法,夜交藤30克,五味子15克,合歡皮15克,菌靈芝30克(先熬),酸棗仁15克,茯神15克,當歸15克,熟地15克,刺五加30克,磁石40克,水煎服。服用一段時間刺五加,可以起到治療失眠、降血壓、增強機體防禦能力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刺五加原名五加皮,分為刺五加、五加皮、香加皮三種不同藥材,很容易混淆。其中,香加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但該藥有毒,易引起心腎功能損害。另外,陰虛火旺者忌用。

2、食療方法

肝火上升型症狀心悸而煩、急躁易怒、失眠夢、脈弦細數。此類患者可選用具有清肝瀉火、養心安神作用的食物,如:菠菜、油菜、薺菜、冬瓜、苦瓜、竹筍、鮮藕、芹菜、雍菜、黃花菜、小麥、桑椹、梨、桃、葵花子、綠豆、桂圓、雞蛋、羊肉、鴨肉、烏骨雞、蜂蜜等。

氣血兩虛型症狀心悸失眠、夢多易醒、頭暈健忘、食欲不振、精神倦怠、脈沉細弱。此類患者可選用具有健脾益氣、補血養心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黃豆及製品、大麥、胡蘿蔔、南瓜、番茄、奶類、人參、鯉魚、桂魚、豬肝、豬肚、牛肉、羊心、兔肉、鴿蛋等。

心腎不交型症狀心悸不寧、虛煩不眠、健忘、盜汗、腰酸膝軟、遺精、脈弦細數。此類患者可選用滋陰清熱、通交心腎的食物,如:糯米、紅棗、百合、酸棗仁、枸杞、銀耳、鵝肉、豬肺、豬胰、冬瓜、苦瓜、茄子、鯽魚等。治療神經衰弱,從臨床應用上看,如果是輕度患者,以上療法不失為較好的輔助治療。另外,患者應該培養起較好的生活習慣,如晚飯後多散步,平常多運動等等,這些對於症狀的恢復均有很好的幫助。

上面的幾種方法是醫生告訴我們的神經衰弱的中醫調補方法,相信大家看了以後,都知道該怎麼用中醫調補方法治療神經衰弱了。不過我還是建議大家,一旦身體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早日去醫院檢查,根據醫生給我們的建議進行治療,不要因為自己的不當回事,鑄成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