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進食要科學 有效預防8種疾病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對於上班族來說,晚餐幾乎成了一天的正餐。這也難怪:早晨時間緊,早餐要看“表”;中午在單位,午餐要看“活”,根本無條件在烹調飲食上下功夫,只好胡亂打發一下自己的胃。惟獨晚餐可以從容、舒服地放鬆下來,穩坐在餐桌前,美美地吃上一頓可口的飯菜。因此,晚餐常被上班族乃至平民百姓視為享受餐、團圓餐。殊不知,這是極不符合養生之道的。
肥胖:
晚餐吃得過飽,血糖、血中氨基酸及脂肪酸的濃度就會增高,從而促使胰島素大量分泌。由於人們晚上一般活動量較少,熱能消耗很低,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使人逐漸發胖。因此,中老年人晚餐宜清淡,攝入的熱量不應超過全天總熱量的30%,這對於防止和控制發胖有益。
結石:
據專家研究,尿結石與晚餐太晚有關。這是因為尿結石的主要成分是鈣,而食物中所含的鈣除一部分被腸壁吸收利用外,多餘的鈣全部從尿液中排出。人體排尿高峰一般在飯後4~5小時,而晚餐過晚,人們大都不再進行活動,就上床睡覺,因此,晚餐後產生的尿液就會瀦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這樣,尿路中尿液的鈣含量也就不斷增加,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尿結石。
血壓:
晚餐過多進食肉類,不但會增加胃腸負擔,而且會使體內的血壓上升,加上人在睡覺時血液運行速度減慢,大量血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使人患高血壓。科學實驗證明,晚餐經常進食葷食的人比經常進食素食的人血脂一般要高2—3倍,而患高血壓、肥胖症的人如果晚餐愛吃葷食,害處就更多了。
糖尿病:
如果中年人長期晚餐吃得過飽,反復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島細胞提前衰竭,進而發生糖尿病。
腸痛:
如果一天的食物大部分由晚餐一次吃下,活動又減少,必然有一部分蛋白質不能消化,還有小部分消化物不能吸收。這些物質在大腸內受到厭氧菌的作用,會產生胺酶、吲哚等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可增加肝腎的負擔和對大腦的毒性刺激。睡眠時腸蠕動減慢,相對延長了這些物質在腸腔內停留的時間,從而促使大腸癌發病率增高。
猝死:
晚餐過好、過飽,加上飲酒過多,很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如果膽道口壺腹部位原有結石嵌頓、蛔蟲梗阻以及慢性膽道感染等,則更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而猝死。
多夢:
晚餐過飽,可使鼓脹的胃腸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胃腸、肝、膽、胰等負擔增大會產生資訊傳給大腦,使大腦相應部位的細胞活躍起來,一旦興奮的“波浪”擴散到大腦皮質的其他部位,就會誘發各種各樣的夢。噩夢常使人感到疲勞,久之會引起神經衰弱等疾病。
那麼,晚餐應該究竟怎樣吃才合理、科學呢?一是量要適中。不能豪飲貪吃,要適可而止。二要細嚼慢嚥,充分調動席間溫馨祥和的濃郁氛圍,以幫助消化。三是食物菜蔬以清淡為主,葷素搭配,切忌大魚大肉。尤其是老年人,對煎炸鹹甜食品要少吃。晚睡的人如感到饑餓可在上床前喝一小杯牛奶,吃二三塊餅乾,或飲一小碗豆漿,而不要大進食物,否則會影響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