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脾在中醫中的作用有哪些呢

人體裡的重要淋巴器官脾,可以有助於人體內的造血和濾血以及清除衰老的血細胞等功能。及在中醫裡也有記載著,脾和胃是人體裡相當於儲存糧食和供應糧食的作用。是後天之本。脾不好的人,體質較為虛弱,而且容易引起一些常見疾病的發生。那麼脾在中醫中的作用有哪幾個方面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祥細瞭解下吧。

脾位於中焦,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主運化,統血,主肌肉及四肢,開竅於口。其華在唇。

脾主遙化,是指脾有吸收、運化,輸布水穀精微,以營養全身,並有促進水液代謝的作用。脾主運化包括運化水穀精微和運化水濕兩個方面:

1、運化水穀精微。食物經過消化後,其中精微物質(營養成分),由脾吸收後將其上輸到肺,由肺輸布全身,以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個組織器官。脾的這種功能強健,習慣上稱為“健運”,即消化吸收的功能旺盛。反之,稱為“脾失健運”,消化功能失職,就會出現腹脹、腹泄、倦怠、消瘦,營養不良等症。

2、造化水濕。主要指脾有促進水液代謝的作用,也就是說脾與體內組織水分的吸收,運輸和排泄有密切的關係,對人體水液的平衡調節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在運化水穀精微的同時,還把機體所需要的水液運送到周身各個組織中去,以發揮其滋養濡潤的作用,再把代謝的水液下輸給腎,經過腎的氣化作用由膀胱排出體外,不致水濕停聚,從而維持著人體由水液代謝的平衡。如果遙化水濕的功能失常,就會引起水溫停聚的各種病變。如水濕停聚則為痰為飲,溢於肌膚則為水腫;停留腸道則為泄瀉;留於腹腔則為腹水等症。所以古人有“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的論述。

通過以上對於脾在中醫中的作用祥細介紹。對於平時脾不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要合理安排飲食,並且要保持好的生活規律,做到不熬夜,多吃一些有利於脾胃的食物。如果已經出現嚴重脾胃問題的人,也可通過中藥來進行調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