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按摩胃的穴位有哪些

胃不舒服,會感覺全身都不舒服,各種難受和煩躁,常見的就是胃脹氣,消化不良等胃部疾病。久之會出現身體消瘦,精神抑鬱,甚至神經性頭疼和胸悶等症狀。而在吃藥之餘,我們也可以利用穴位按摩的方法來處理胃難題。你知道按摩胃的穴位有哪些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按摩足三裡。缺酸症一般是在吃飯之後立即感到胃部不適。足三裡——位於膝蓋下方,小腿肌腱外側的穴位。用力按摩足三裡穴,會覺得有疼痛感一直延伸到腳尖。並且還可以用炙條(藥店裡有賣)炙烤3-7次。

按摩胃腸點。胃酸過多一般是在空腹的時候,或者是吃飯後過了一會才感到胃部不適。胃腸點——位於手掌一側,手腕上方凹陷處的穴位。腦膜區——位於手背一側,中指和無名指之間區域的穴位。用發針或牙籤來按摩這兩個穴位的話,會更具功效。按摩刺激這兩個穴位,如果不到位反而會有副作用,所以要注意每次按摩到有疼痛感即可。第三癘——位於腳上第三腳趾趾根中部的穴位。以上穴位,用炙條炙烤3-7次效果最佳。

按摩梁丘穴。梁丘穴在膝蓋骨附近。腳用力伸直,膝蓋骨的外側(小腳趾方向)會出現細長肌肉的凹陷。朝著大腿用力壓這個凹陷的上方看看,應會有震動感,這就是梁丘穴。以指壓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壓時,震動較強,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壓。微弱的刺激無法止住突然發生的心窩疼痛。這種狀況的要訣是:用會痛的力量用力加壓。每次壓20秒,休息5秒再繼續。如此重複幾次,疼痛便會漸漸消退,這效果確實是不可思議。

揉肚臍。用一隻手的掌心貼附肚臍,另一隻手疊在上面,順時針方向以畫陀螺的方式柔和地邊按邊摩擦,由肚臍逐漸均勻畫圈至全腹,約80—100下。

以上內容就是按摩胃的穴位,你都知道了嗎?腹部按摩能改善腸胃功能,讓腸胃受到負載壓力,如果長期堅持,腸胃排泄也能有所改善。建議在晚上上床後按摩,按摩時,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脹肚。同時一定要注意健康飲食。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