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吃什麼藥補氣補血效果好

身體上如果氣血不足的話,那麼就會很容易引發一些疾病的症狀發生。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採用藥物的方法來補氣血。這樣才能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如果不能這樣治療的話,那麼疾病是不會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補氣血的藥物一般都是中藥。那麼什麼藥補氣血的效果最好呢?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

1、桂圓肉

桂圓肉即龍眼肉,味甘,性溫,歸心、腎、肝、脾經。具有補心脾、益氣血、安心神的功效。主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的驚悸、怔忡、失眠、健忘、血虛萎黃、有經不調、崩漏等症。

2、紅棗

紅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份、胡蘿蔔素、維生素B、C、P及磷、鈣、鐵等,有維生素丸的美稱,有較強的抑愛、抗過敏作用。紅棗內含有環磷酸腺苷,能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良好作用。紅棗還能能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等患者很好的保健品。同時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貧血等症有良好療效。

3、人參

人參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心經。人參含有含人參皂貳、人參酸、揮發油、維生素B1、維生家B2等。糖類、膽鹼、煙酸。可以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甯神益智,生津止渴。能加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同時也能加強抑制過程,提高腦力勞動的工作效力。能增強機體對有害刺激的抵抗力,提高抗疲勞能力,有強心及促進造血機能作用。對性腺機能也有促進作用。用於虛脫、心衰、氣短、喘促、自汗肢冷,心悸怔仲、久病體虛、神經衰弱等症。人參是冬季養生的佳品,吃的時候可以切薄片,每天噙化,或1味煎湯頻飲,每天總量一般不超過6克。如氣虛而又有火熱的表現,那麼可以改服西洋參。

4、黃芪

黃芪補氣升陽、益精固表、利水退腫,適用於自汗、盜汗、浮腫、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症。黃芪有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的效應,又有性激素作用,還可調整血壓和固表止汗。每天以100克燉雞喝湯。黃芪利尿,同時也適合糖尿病人食用。但有高熱、大渴、便秘等實熱症者忌用。

如果身體有了氣血不足的情況或者是疾病的話,那麼及時的使用這些藥物治療的話,是能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能非常好的讓不足的氣血得到很充足的補充。另外沒有及時的時候也要在平常的飲食上多吃一些補氣血的食物,這樣就能讓身體少發生疾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