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竹筍的保鮮方法有哪些

竹筍在我們日常的飲食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食物。尤其是春天新鮮的竹筍,不僅入口鮮嫩,吃起來也非常的香脆。竹筍的營養價值相當高,吃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平時可以用來清炒,也可以搭配其他的食物一起燉湯,就連竹筍幹吃起來也是非常鮮嫩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竹筍的保鮮方法。

沙藏法。取廢舊木箱或硬紙板箱,底部鋪7~10釐米濕沙,以不粘手為適度。選完整無損的冬筍,筍尖朝上排列在箱中,將濕沙倒入筍體空隙處並拍實,上面覆蓋濕沙7~10釐米,打緊壓實。箱子體積大時也可多層次排放,置低濕陰暗無光無風處。此法可貯存30~50天,最長達2~3個月。

封藏法。取陶壇或塑膠薄膜袋,選完好冬筍裝入壇或袋中,紮緊壇口或袋口,或用塑膠薄膜封口,減少筍體水分蒸發,筍體呼吸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能自然降氧,抑制筍體呼吸強度,達到保鮮效果。此法可貯存30~50天。

鹽水保鮮法。4月貯藏,6~7月取出再加工,也可於春節前後供應市場。保鮮工序是:取當天挖的鮮筍,剔除蟲筍、破筍與爛筍等不合格的竹筍,切除粗老不可食的基部,按大小分級裝籠;用沸水煮2~3小時,以熟為度,每煮一鍋換水一次。熟筍急速冷卻,越快越好,冷卻後的筍體溫度控制在30℃以下;剝去筍殼筍衣,用彈弓彈去碎筍衣和基部節間絨毛,筍尖保持完整,基部如還剩有不可食部分亦應切除,切口要平整;清洗後,在水泥池或大陶壇中貯藏,貯藏時食鹽(按熟筍重的5%~8%)、檸檬酸混合物裝入容器中,裝滿後加蓋塑膠薄膜,並加重壓,表層灑上漂白粉(0.2%~0.3%),打開後在水槽中漂洗24小時後食用。

上面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了幾種關於竹筍的保鮮方法,喜歡吃竹筍的朋友們可以試一試。除此之外,竹筍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還具有保健的功效,尤其適合老人與孩子食用。經常食用竹筍不但能夠開胃健脾,還能很好的幫助我們提高身體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