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醫治頸椎方法有哪些呢

人一上年紀,就容易患上頸椎疼痛,長期的惡性循環,為自己的神經造成一定的壓迫,有些老年人,因為沒有及時的去治癒,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最終導致了終身癱瘓,對自己以後的生活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中醫是治療頸椎病的一種比較可靠的方法,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中醫治頸椎方法有哪些呢!

▲中藥治療

藥物在本病的治療中可起到輔助的對症治療作用,可選擇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血管擴張劑及中草藥等,對症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另外頸椎病在手法治療的同時,對患者進行中醫辨證分型論治,可以提高療效,縮短療程,減輕患者的痛苦。現將臨床常見的 型及經驗處方介紹如下。

(一)中醫辨證類:寒濕阻絡型

(本型常見於頸椎病頸型和神經根型):頭痛或後枕部疼痛,頸僵,轉側不利,一側或兩側肩臂及手指酸脹痛麻;或頭疼牽涉至上背痛,肌膚冷濕,畏寒喜熱,頸椎旁可觸及軟組織腫脹結節。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弦。治以溫經活血,祛寒除濕,通絡止痛。

方藥:川桂枝、羌活、威靈仙、秦艽、川芎、當歸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方中羌活、靈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濕止痛;川芎、天麻療頭痛。桂枝、川芎、歸尾、赤芍、炮甲珠溫經活血,通絡;葛根解痙,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調和諸藥。

(二)中醫辨證類:氣血兩虛夾瘀型

(本型常見於椎動脈型頸椎病):頭昏,眩暈,視物模糊或視物目痛,身軟乏力,納差,頸部酸痛,或雙肩疼痛。舌淡紅或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而潤。脈沉細無力。治以益氣養血,醒腦寧神,活血通絡。

方藥:天麻、炙黃芪、炙甘草、潞黨參、炒白術、熟地、砂仁、當歸、白芍、雞血藤。

方中炙黃芪、炙甘草、潞黨參、炒白術補氣;熟地、川芎、白芍、當歸養血;天麻、川芎、雞血藤安神健腦,活血通絡,砂仁理氣和胃導滯。

中醫治頸椎方法有哪些呢?中藥的治療,,與普通的牽引治療,手術治療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它對我們的身體不會產生特別大的副作用,主要是以調理為主,當然除了中藥治療之外,平時日常生活當中,也應該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適當的去鍛煉身體,這樣可以加速康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