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水果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好

注重健康飲食,是我們平時生活中都需要做到的。尤其是一些新鮮的水果,應該多吃一些,不但可以補充一些維生素等營養,還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預防一些疾病。不過,吃水果大家也需要注意,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揭秘水果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好?

傳言1:飯前不能吃水果,影響消化

真相:飯前半小時吃水果能夠增加飽腹感,但不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糖類,能在體內迅速轉化為葡萄糖而被身體吸收。隨著血糖升高,能很快降低大腦對血糖偏低的反應,再加上水果中的粗纖維能給胃一種“飽脹”的感覺,從而降低食欲,使我們對飲食中的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需求量減少。

傳言2:經期不能吃水果,容易痛經

真相:選擇性地吃水果,有助於緩解“經期綜合症”。月經期間最好不要吃西瓜、梨等涼性水果。但是像蘋果、櫻桃、石榴、榴槤這些“性溫”的水果是可以吃的,不僅可以補充水分,還可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緩解經期食欲差、腰酸、疲勞等症狀。

傳言3:空腹不能吃水果,會胃痛

真相:空腹吃水果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胃酸過多、消化不好的人不宜空腹吃水果。如果你消化功能強勁,且胃酸分泌正常,空腹吃水果、適量吃水果沒什麼大問題。倘若你的消化功能不好,胃酸分泌過多,甚至有胃腸道疾病,那就不要空腹吃水果了,尤其是山楂、檸檬這些酸味較重的水果會讓本就“偏酸”的胃部雪上加霜。

傳言4:水果上午金,下午銀,晚上是廢鐵

真相:吸收水果的營養與時間無關。人對水果消化吸收的能力主要與消化液的分泌狀況和胃腸蠕動能力有關,和時間沒有直接聯繫。不管是早上,還是晚上,只要你的腸胃功能正常,對水果的吸收其實沒有區別。

有的人認為吃過飯之後就不能吃水果了,因為水果很多都是酸性的,比如蘋果,如果在飯後吃的話,就會在胃裡面發酵腐爛,很容易讓人患上腸胃疾病。這種傳言大家千萬不能相信,飯後一小時吃水果不但不會像傳言那樣,反而會有利於人體健康。不過,吃飯之後不能馬上吃水果,這倒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