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症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瘀血是由於血液運行不暢而阻滯於血脈之中,或溢出血脈之外,凝聚而成的病理產物。產生後的瘀血又可成為一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導致許多新的病證,統稱為血瘀證。血瘀證的特點是瘀血形成之後,血液不僅失去正常的濡養作用,而且瘀血又會影響局部或全身的氣血運行,導致疼痛,出血,或內臟瘀積,和“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不良後果。
血瘀證,也稱為瘀血證,通常是由於氣虛、氣滯、寒凝、火熱等原因,也有由外傷或急、慢性病引起,導致血瘀,血行不暢,由於瘀血阻遏的部位不同,血瘀證又有阻於經脈、臟腑、四肢等不同病種之分。在治療方面,除了方藥之外,臨床常用的還有針灸、推拿、拔罐……等等。
很多研究顯示,血瘀證跟瘀血體質有密切關係,血瘀證可以表現為多種臨床疾病,包括內、外、婦、兒、皮膚、五官、神經、腫瘤等各科,瘀血致病相當廣泛,因瘀阻的部位和原因不同,其臨床表現也各異:
淤血症臨床表現
瘀阻於心—可見心悸、胸悶、唇甲青紫;
瘀阻於肺—可見胸痛、咳血;
瘀阻胃腸—可見嘔血,黑糞;
瘀阻於肝—可見?痛痞塊;
瘀阻胞宮—可見小腹疼痛、痛經、經色紫暗;
瘀阻肌膚—可見肌膚腫痛青紫。
血瘀證的中醫診斷
中醫診斷,必以望、聞、問、切四診合參:
望診
(1)望神志:如瘀血攻心,則有心中煩亂,坐?不安,發癲發狂,時哭時笑,驚恐不安,失眠失語等。
(2)望色澤:血瘀病人的面部,常呈現灰黯,或晦滯不澤之色,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斑點,呈紫褐青等不同之色。
(3)望舌質:舌質上的血脈最豐盛,舌可顯示內臟組織的病變。血虛、血瘀、血熱等病,在舌質上都可反映出來。所以全身血液,不論某部分有瘀血,在舌質上會呈現青、紫的斑點,有些舌呈現隱隱青紫之色,而邊緣不清;亦有舌上部無異常,而舌下青筋弩張。
(4)望唇頰:口唇色深褐,質乾粗,唇色佈局不均,或口頰內兩側黏膜有隆起的小紫泡等現象,均為血瘀證的體徵。
(5)望眼目:血瘀證患者的眼白表現混濁,或灰或部分黧黑。
聞診
瘀血令氣血不通而致刺痛,刺痛難忍則有哼叫聲。
問診
(1)問寒熱:瘀塞不通,久而生熱,所以血瘀證常有不同的熱感。熱寒少,或自覺發熱而體溫正常,亦有五心煩熱,但無陰虛的現象。有寒熱往來,但無時間規律性;亦有潮熱,而多伴有麻木、拘攣等感覺異常。
(2)問汗:瘀血阻塞三焦,腠理失常,則汗出。由於瘀血的部位不同,所以出汗的部位也不一致。如上半身上一側有汗,或半側頭部出汗一些異常現象,均為血瘀阻滯,汗液佈局不均所致。
(3)問疼痛:瘀血阻塞不通,不通則痛。疼痛的性質多為刺痛,但亦有鈍痛、攻痛。疼痛多為日輕夜重。
(4)問胸腹:瘀血患者胸腹多有滿悶感覺。或胸脘?背等處刺痛,固定不移。或有吞嚥異常,如梅核氣、噎嗝等症。
(5)問口渴:瘀血阻塞津液施布的通路,津液不布,所以有渴而不欲飲或渴而欲漱水而不欲咽。
(6)問經產:瘀血阻塞經絡,在婦女經期出現腰腹部刺痛,或經閉不通,或經漏不止,或產後出血,瘀于胞宮以致腰腹墜痛。
(7)問外傷:外傷所致血液離經,瘀血不得散行而發局部腫痛。
(8)問二便:小便黃赤色,大便淺灰色,均為瘀血所致。
切診
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血行,氣滯血瘀,血瘀則脈絡不暢,所以血瘀證,脈多見沉澀。
診斷血瘀證,必須四診合參,望診尤為重要,望舌質來判斷血瘀證,較為準確。疼痛性質,只有患者親自感受,並通過語言反映出來。在運用四診方面,必須全面分析,綜合運用,才能確切地診治疾病。
血瘀易引起的中醫病證
血瘀證並非病名,通常都會跟其他疾病聯繫一起,例如血瘀型的痛經,氣滯血瘀型腰痛等,瘀血對機體的影響是多樣化的,瘀血內積,氣血不通,不通則痛;積瘀不散則可形成腫塊;血液因瘀阻而不能循經運行則導致出血;脈絡瘀阻致血行緩慢,阻礙全身得不到充足的氣血溫煦濡養,則肌膚黧黑;瘀血內阻沖任則為閉經;瘀血不去,新血難以化生則血虛。血瘀確實引致很多疾病的發生,嚴重的可致殘致命,所以不可忽視。
治療常用藥物和湯劑
臨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藥:
當歸、川芎、赤芍、地黃、丹參、丹皮、桃仁、紅花、三棱、莪朮、乳香、沒藥、大黃、蒲黃、薑黃、三七、牛膝、血竭、水蛭、郁金、益母草、雞血籐、劉寄奴、五靈脂、延胡索等。
臨床常用的活血化瘀湯:
桃紅四物湯、桃核承氣湯、溫經湯、失笑散、補陽還五湯、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小腹逐瘀湯、膈下逐瘀湯。
瘀血與血瘀
“瘀”,《說文》解釋:“積血也。”
《內經》中無“血瘀”或“瘀血”一詞而有“惡血”、“留血”、“衄血”、“血菀”等病名。
血瘀是指:
(1)血液運行遲緩澀滯;
(2)死血壅塞血脈;
(3)血脈閉阻不通;
(4)血液離經停積四種病理狀態,屬於病機的範疇。
瘀血是指:
凝結不行之血,是血瘀的病理產物,瘀血既成之後,又會影響血液的正常運行,並可導致和加重血瘀的病理狀態。
事實上,血瘀與瘀血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二者存在互為因果的關係。
血瘀證與血液流變學
傳統中醫認為:在正常生理條件下,血液在脈中運行,一旦經脈受到損傷,以至破裂,造成血液外溢,則形成血瘀證,所謂離經之血為瘀血;另一方面,血液在正常情況下,其生理狀態為如水之“流行不止”,若因病理因素影響,血液則會產生“凝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等情況,從而“內結為血瘀”。近年來,很多學者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血瘀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結果表明各種血瘀證患者多有血液黏度和血液流變性的異常,其中多數病例表現為血液黏度增高和流變性降低。
很多血管性疾病例如冠心病或缺血性中風,中醫認為是屬於“血瘀證”範疇,血液流變學變化的共同特點是:血液黏性增高;血細胞聚集性增強;血沉值增大;紅細胞壓積增高。這一切表明血液處於高度的濃黏聚狀態,血液流動性下降、凝固性增高、流變性異常,從而導致迴圈障礙,而形成血瘀證,導致全身或局部血行的生理功能異常,活血化瘀就是利用藥物或其他中醫治療方法,達到改善血液黏度和血液流變性、增加血流量、糾正血液迴圈和微循環障礙的治療方法。
臨床及實驗研究證實:治療血瘀證,在療效出現的同時或先後,患者多有血液流變性的改變,血液黏度、血流量和微循環得到明顯的改善,達到“血脈流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