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五種低品質早餐 不如不吃

錯誤吃法一:“回味早餐”

早餐內容:剩飯菜,或剩飯菜炒飯、剩飯菜煮麵條等等

受歡迎原因:不少家庭的“媽媽”都會在做晚飯時多做一些,第二天早上給孩子和家人做炒飯,或者把剩下的飯菜熱一下。這樣的早餐製作方便,內容豐富,基本與正餐無異,通常被認為營養全面。

評點:剩飯菜隔夜後,蔬菜可能產生亞硝酸(一種致癌物質),吃進去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建議:吃剩的蔬菜儘量別再吃。把剩餘的其他食物做早餐,一定要保存好,以免變質。從冰箱裡拿出來的食物要加熱透。

錯誤吃法二:速食早餐

早餐內容:各種西式速食

受歡迎原因:西式速食如漢堡包、油炸雞翅等,一向是時尚人群的飲食偏好。而且現在不少速食店也提供門的早餐,如漢堡包加咖啡或牛奶、紅茶,方便快捷而且味道也不錯。

評點:這種高熱量的早餐容易導致肥胖,油炸食品長期使用也會對身體有危害。用西式速食當早餐,午餐和晚餐必須食用低熱量的食物。另外,這種西式早餐存在營養不均衡的問題,熱量比較高,但卻往往缺乏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營養。

建議:選擇西式速食做早餐,應該再加上水果或蔬菜湯等,以維持營養均衡,保證各種營養素的攝入。另外最好不要長期食用。

錯誤吃法三:傳統風味早餐

早餐內容:油條、豆漿

受歡迎原因:很多人都是從小就在爺爺奶奶的帶領下,習慣了早上吃油條加豆漿的,不但口味上習慣了這種吃法,而且感情上也有多年的“積蓄”。

評點:油條是高溫油炸食品,跟燒餅、煎餃等一樣都有油脂偏高的問題。食物經過高溫油炸之後,營養素會被破壞,還會產生致癌物質。而且油條的熱量也比較高,油脂也難消化,再加上豆漿也屬於中脂性食品,這種早餐組合的油脂量明顯超標,不宜長期使用。

建議:早餐一定要有蔬菜或者水果,豆漿加油條的吃法最好少吃,一星期不宜超過一次,而且當天的午、晚餐必須儘量清淡,不要再吃炸、煎、炒的食物,並多補充蔬菜。

錯誤吃法四:零食早餐

早餐內容:各種零食,如雪餅、餅乾、巧克力等。

受歡迎原因:很多人都在家裡放一些零食儲備,以備不時之需。而早上起來後,時間不是很充裕,就往往順手拿起零食做早餐了,方便快捷。

評點:平時肚子餓了吃點餅乾、巧克力等零食是可以的,但是用零食充當每天三餐中最重要的早餐,那就是非常不科學的了。零食多數屬於幹食,對於早晨處於半脫水狀態的人體來說,是不利於消化吸收的。

而且餅乾等零食主要原料是穀物,雖然能在短時間內提供能量,但很快會使人體再次感到饑餓,臨近中午時血糖水準會明顯下降,早餐吃零食容易導致營養不足,導致體質下降,容易引起各種疾病入侵。

錯誤吃法五:運動型早餐

早餐內容:路邊購買的早餐,邊走邊吃,手動,腳動,嘴動,全身運動……

受歡迎原因:上班一族的早晨都是在匆忙中度過的,尤其是住處離單位遠的,早餐往往都在路上解決。社區門口、公車站附近賣的包子、茶蛋、肉夾饃、煎餅果子等食品,是他們的第一選擇,買上一份,就邊走邊吃……

評點:邊走邊吃對腸胃健康不利,不利於消化和吸收。另外,街頭食品往往存在衛生隱患,有可能病從口入。

建議:如果選擇街邊攤食品做早餐,一是要注意衛生,二是最好買回家或者到單位吃。儘量不要在上班路上吃早餐,以免損害健康。

專家推薦的營養早餐:

首先按照膳食金字塔的分類方法把食物分為穀類、蔬菜、水果、肉類和奶類,如果食用了兩類或者少於兩類就算早餐品質差,食用了其中3類則為早餐品質較好,如果能食用夠這4類則為早餐營養充足。

營養專家依據這一方法為我們推薦了幾個營養早餐方案:

雞蛋掛麵可以配上一個桃子、一杯優酪乳,這是一份高蛋白低脂肪的食譜,鐵和維生素A、C也不缺乏。

一份瘦肉炒米粉則需要加一杯牛奶和一根香蕉,這份食譜的優點是營養素供應全面。

春捲、豆漿和西瓜搭配也能滿足能量和營養的需求。

如果是油條、醬豆腐、雞蛋粥,這份早餐就少了維生素鈣鐵等營養而含鹽量則過高,應該添加黃瓜一類的蔬菜。

早餐最佳時間:7至8點

一些人早晨起得早,早餐便也吃得早,其實這樣並不好。早餐最好在早上7點後吃。醫學專家指出,人在睡眠時,絕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卻仍在消化吸收晚餐存留在胃腸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漸漸進入休息狀態。

一旦吃早餐太早,勢必會干擾胃腸的休息,使消化系統長期處於疲勞應戰的狀態,擾亂腸胃的蠕動節奏。所以能在7點左右吃早餐最合適,因為這時人的食欲最旺盛。

另外,早餐與午餐以間隔4至5小時左右為好,也就是說早餐7至8點之間為好,如果早餐過早,那麼數量應該相應增加或者將午餐相應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