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季睡眠養生14方法 睡覺也能睡出健康

冬季是養生進補的好時節冬季想要進補,單單靠食補是不行的,食補不如睡補,睡得好才是冬季最佳進補方法。那麼冬季睡眠養生有什麼要注意的?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冬季睡眠養生的14個方法,睡覺也能睡出健康!

冬季睡眠養生的14個方法

1、睡覺之前要刷牙

經過一天的進食,我們的牙齒中有許多食物的殘留,睡覺之前刷牙,不僅保護了我們的牙齒,而且更有利於我們良好的睡眠。

2、睡覺不要用電熱毯

深度睡眠時保暖很重要。然而將全身都暖和起來的電熱毯,會令身體產生依賴,導致身體自身產生熱量的能力降低。相比電熱毯,熱水袋是你的更好選擇。因為熱水袋在將人體血液運行調至最佳狀態後溫度下降,無損於人體自身產生熱量的能力。

3、晚上12點前入睡

每天最遲不超過12點(即子時)入睡。因為這個時候的“陰”到達了最盛的位置,過了12點陰氣就開始下降,陽氣緩慢上升。中醫向來講究“天人合一”,而靜又養陰。因此,在每日陰陽的此消彼長的過程中,於12點之前入睡,最能養陰。這個時候入睡,因應天地陰陽的規律,往往睡眠品質也比較好。深層次的睡眠對於消除疲勞、機體修復、提高免疫力都大有裨益。

4、晚餐七八成飽即可

睡前不要吃東西,以免加生胃腸負擔。睡前不要喝濃茶或者咖啡,以免因精神興奮或尿頻影響正常的睡眠。當然也更不要喝酒,酒精會嚴重影響人的睡眠。晚上不要吃辛辣的富含油脂的食物,這些食物也會影響睡眠。

5、睡前少喝水

晚飯不要喝太多的湯或開水。冬天天冷,出汗不多,水分的迴圈比較少,與夏天比,相對來說小便要多一些。睡覺的過程中如果經常起來解手,會打斷睡眠,有些人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再次入睡。建議晚上七八時以後水要少喝一些,尤其是腎功能相對比較差的人。

6、睡前泡腳睡眠好

冬季泡腳可以活絡血液迴圈溫暖身體,睡覺之前泡一泡有助於提高睡眠品質,但是要注意,泡腳時間不要過長,最好是15-30分鐘,以免增加心臟負擔增加。泡腳時還可以搓搓腳心,尤其是搓湧泉穴,不僅能提高睡眠品質,還有養生的效果。

7、睡覺時不要門窗緊閉

冬季關上門窗睡覺,是很多人都喜歡做的事。事實上,門窗全關,空氣不流通,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從呼吸道排出149種化學物質,會使空氣中含有大量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粒,對呼吸道有影響,因而那些閉窗貪睡的人經常會患感冒、咳嗽、咽炎等。不要因為外面天寒就整天門窗緊閉,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

8、老人注意保暖不提倡裸睡

睡眠的學問很多,“冬宜凍腦,臥不覆首”,在睡眠時腦部要“凍”,要清涼;而腹部則宜暖,因為睡眠時人進入安靜的狀態,氣血運行緩慢,寒邪易入侵。有些人喜歡裸睡,認為這樣可以全身放鬆,提高睡眠品質,但裸睡並不適合老年人。老年人陽氣已虛,更應注意保暖,穿衣服睡覺。

9、早睡晚起身體好

冬季養生貴在空氣新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冬季,保證充足睡眠時間尤為重要,從傳統養生學的角度講,冬季適當地增加睡眠時間有利於人體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的積蓄,使人體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狀態。冬季宜早睡遲起,一般8-9小時睡眠,老人可以適當增加,如晚上睡眠不足,可堅持午睡一小時;但睡眠不宜過多。

10、環境要適合入睡

睡眠要有一個適合和安靜的環境,臥室要光線柔和、空氣流通,冬季要防風保暖。臥室理所當然應成為家中最溫暖的房間,以20攝氏度左右為宜。不宜睡臥當風或床頭放置火爐。床不宜太小、太低,要方便上下床和使睡覺動作舒適。冬季可選用保暖鬆軟的綿被、羽絨被等。枕頭的高低因人而異,通常高度是側臥時與肩平,仰臥時亦覺舒適,大約自己一個拳頭或拳半高。寬度應能使頭與頸部均能枕於其上,且頸部著枕處稍高。

11、別蓋重棉被

冬天裡人們的被子加厚,有人甚至蓋上兩三層的大厚被,影響睡眠,更會對呼吸道造成傷害。而且蓋重被子,人會有壓迫感,不能放鬆全身,厚棉被壓在胸上,會造成輕微的缺氧。加上厚棉被灰塵多,幾層被的灰塵吸入呼吸道,對呼吸道黏膜造成一定的影響。

12、再冷也不要蒙頭睡覺

這樣做會使空氣不流通,被窩裡的氧氣不充足而使體內各器官得不到足夠的氧氣供應,它還可以誘發做夢,而且常常是噩夢連連,人易從夢中驚醒。醒來後,人會感到頭暈、胸悶、乏力、精神不振。

13、試試穿襪睡覺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雙腳的溫度與睡眠的品質密切相關。脫掉襪子睡覺,會降低腳部溫度,對促進睡眠不利。因而建議,脫衣上床後,剛開始體溫有所降低時最好穿著襪子,讓雙腳保持一個比較高的溫度,這樣更有利於快速入睡和提高睡眠品質。最好在入睡前選擇一雙柔膚舒適透氣感好的乾淨襪子,讓它幫助我們美美地睡上一覺。

14、不要穿過多的衣服

有人習慣在冬天穿著毛衣、毛褲或棉背心等睡覺。由於人在睡眠狀態下軀幹、四肢肌肉是放鬆的,而且睡得越香甜,肌肉越鬆弛。穿過多的衣服睡覺,會影響全身肌肉的放鬆,不利於血液迴圈和呼吸功能的發揮。衣被裹壓易出現做噩夢、窒息以致夜驚等病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