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推拿

手腳冰涼怎麼調理 六個妙招驅寒暖身

冬季天氣寒冷,許多女性一到冬季很容易出現手腳冰涼、畏寒怕冷的症狀。手腳冰冷在中醫上一般稱之為“氣虛、血虛”。在日常生活中,手腳冰涼怎麼調理呢?下面小編告訴你手腳冰冷的原因,並教你對症調理手腳冰冷症狀,驅寒暖身,讓你做回溫暖小女人。

女人為何容易手腳冰冷?

1、經量過多導致的手腳冰冷

女性有月經、帶下、懷孕、分娩等生理特點,以及月經病、帶下病、妊娠病、產後病等病理特點,這些特點全依賴於血,容易耗血傷氣,易致血虛,使得血液不能發揮溫煦的功能而怕冷,手與腳是肢體的末端,故最易手腳冰涼。

正常女性每次行經量約50~80毫升,一般28~30天行經一次,行經天數5~7天。如果經行過頻,或月經一直淋漓不斷,或經量過多,日久會造成貧血。

對症治療:糾正貧血,引起貧血的原因很多,其中失血性貧血又為多見。如月經過多,還應積極治療月經過多。

2、不愛活動,代謝低下導致的手腳冰冷

以白領人士較多見,由於工作忙累,缺少鍛煉時間,或本身不愛活動,代謝低下,或工作過度緊張,心理壓力過大,精神緊張,神經調節功能紊亂,氣血不甚流通,血流緩慢,末梢迴圈不好而手腳不溫。

對症治療:增加運動,鍛煉身體體弱,血壓偏低,不愛活動,代謝低下者,可增加適量運動使氣血流通,血流加速,使血液溫煦肌膚,改善怕冷症狀。

3、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手腳冰冷

銅、鋅、鐵、硒等微量元素是機體內不可缺少的,尤其是鐵,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合成必須有鐵,若缺乏則可導致血紅蛋白合成障礙,出現缺鐵性貧血。

血常規化驗顯示血紅蛋白下降、小紅細胞增多及異形紅細胞出現。這種缺鐵性貧血患者多見於一些長期失血的患者,如痔瘡出血,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鼻衄、咯血,月經過多等,寄生蟲病如鉤蟲病、血吸蟲病等。

對症治療:人體所需要的各種元素都是從食物中得到補充。由於各種食物所含的元素種類和數量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平時的飲食中,要做到粗,細糧結合和葷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就能基本滿足人體對各種元素的需要。反之,可造成某些元素的缺乏。

4、營養不良導致的手腳冰冷

胃納不佳,挑食偏食,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或有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腸炎、慢性痢疾、腎臟病、癌症等均因營養不良,宮頸糜爛不是癌前病變臟腑功能障礙,或皮下脂肪不足。

也有因為個人盲目減肥導致營養嚴重不良,下丘腦受損,內分泌失調,故人特別怕冷,且伴有頭暈心悸、疲勞乏力等症狀。

對症治療:攝入充足的造血原料:增加食物鐵的來源,可食用鐵強化食品如加鐵醬油、加鐵奶粉等;多食用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血、肝、蛋、瘦肉、綠葉菜等;含葉酸豐富的蔬菜水果,含維生素B12豐富的動物性食物;肉魚蛋奶豆能提供優質蛋白質,蛋白質是造血原料。

5、體質虛弱,陽虛不足導致的手腳冰冷

中醫認為,人體是陰陽對立的統一體,陽者屬溫屬熱,主動,易發散,陰者正好相反。如果體質虛弱,易陽虛不足,出現怕冷不溫的症狀。

對症治療:足浴,艾葉10克,煎水泡腳。水溫以不燙手為度(約45℃),水應漫過足踝,煎水時亦可加入適量食鹽,因鹹入腎經,有益腎的作用。

注意保暖,尤其是注意下肢與足部保暖,必要時可加用暖水袋、懷爐等取暖物品。

6、其他慢性疾病導致的手腳冰冷

患有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病變、低血壓等。

如果找不出明顯的怕冷原因時應考慮是否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應去醫院做一些相應的檢查,以瞭解有無內分泌病變,微量元素缺少等,找出病因對症治療。

對症治療:積極治療慢性疾病 上述所介紹的一些慢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應積極治療,這些慢性疾病治癒後將會大大改善怕冷的狀況。

日常5個小妙招 緩解手腳冰冷

1、桔皮治療手腳冰涼

日本科學家發現,桔子皮中提取的橙皮甙,添加到飲用水中,可明顯改善女性手腳冰涼的現象。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讓10名手腳冰涼的女性飲用橙皮甙水,另外10名手腳冰冷的女性飲用純水。兩小時後讓她們把雙手浸泡在冷水裡1分鐘,然後檢測其血流和溫度的恢復情況。

結果表明,喝純水的一組,40分鐘後手的溫度仍未恢復,而喝橙皮甙水的一組,只需30至35分鐘手就恢復到冷水浸泡之前的溫度,指尖的毛細血管血流明顯改善。

2、有氧運動

慢跑、快步走、跳繩、騎單車、爬山等,都會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促進血液迴圈,但不可運動過度,高強度的運動,大量的出汗,會“發洩陽氣”,起到相反的作用。

4、進補熱量食物

天氣冷,為增加熱量,改善手腳冰涼要有意進補。北方冬季寒冷,可補溫熱食品,如牛、羊肉或狗肉;而南方氣候較溫和,應清補甘溫之味,如雞、鴨、魚類才更加適合;而且要儘量少吃寒性水果如梨、荸薺等。

5、保證充足睡眠

每天至少要保證6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充足的睡眠有利於儲藏陽氣,陰精蓄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