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

氣功養生-氣功療法養身健身

氣功療法是一種利用主觀意識對人體進行自我調節的心理治療方法。 它主要是通過求治者的意識控制,以達到自我入靜的放鬆;並根據一定的固定程式經過長期反復的鍛煉使軀體內部自我調整達到祛病、強身、延年的目的。

臨床實踐表明,氣功對神經系統的功能性疾病有明顯的療效。氣功鍛煉對呼吸、消化、迴圈、抻經和內分泌功能都有良好的作用。氣功可以調節大腦皮質和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減少身體能量的消耗,增加能量的儲備; 通過腹式呼吸,使橫膈膜大幅度有節律地上下移動,對腹腔臟器起到按摩作用,有利於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氣功可增進身體健康,延緩衰老,益壽延年。實踐證明,氣功對髙血壓病、神經衰弱、腸胃病、 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均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中國氣功流派眾多。從練功的動靜分,有靜功(如內養功、松靜功、強壯功、 快速誘導氣功等)與動功(如太極拳、五禽戲、易盤經等)之分;從練功的手段來分,有側重意念鍛煉的意守功、側重呼吸鍛煉的呼吸功和側泔恣勢鍛煉的調身功;從練功的姿勢來分,有臥功、坐功、站功、活步功等。目前流行的氣功很多。中老年人可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功法。

初學練功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松靜自然。做到心情穩定、體位舒適、全身放鬆後再調整呼吸。

2.意氣相合。要排除思想雜念,將意念柒集中在某一點上,如息守丹田。練 功時用意念活動去影響呼吸,逐漸使意念的活動與氣息的運行相互配合,使呼吸隨著意念活動緩慢進行。

3.動靜結合。氣功偏靜,還應配合其他體育療法如太極拳、健身操等。只有動靜相結合,才能相得益彰,從而真 正達到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疏通經絡的作用。

4.循序漸進。練功要靠自己努力, 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能逐漸達到純熟的地步。開始練功時間可短些, 以後逐漸加長,一般可加到30-40分鐘, 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