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炒肉及放蔥姜蒜的竅門

姜蒜的竅門" alt="炒肉及放蔥姜蒜的竅門(1)" />

炒肉的竅門

1.炒牛肉片。

炒牛肉片之前,先用啤酒將面粉調稀,淋在牛肉片上,拌勻后腌30分鐘,啤酒中的酶能使一些蛋白質分解,可增加牛肉的鮮嫩程度。

2.炒豬肉片。

將切好的肉片放在漏勺里,在開水中晃動幾下,待肉剛變色時就取出,瀝去水分,然后再下炒鍋炒,只要3~4分鐘就能熟,并且鮮嫩可口。

3.炒腰花。

腰花切好后,加少許白醋,用水浸泡10分鐘,腰花會變大,無血水,炒熟后潔白爽口。

4.炒豬肝。

炒豬肝前,可用點兒白醋漬一下,再用清水沖洗干凈,炒熟的豬肝口感特好。

5.炒鮮蝦。

炒鮮蝦之前,可用浸泡桂皮的沸水沖燙一下,這樣炒出來的蝦,味道更鮮美。

6.炒蝦仁。

將蝦仁放入碗內,每250克蝦仁加入精鹽、食用堿粉1~1.5克,用手輕輕抓搓一會兒后用清水浸泡,然后再用清水洗干凈。這樣能使炒出的蝦仁透明如水晶,爽嫩而可口。

做菜時放蔥、姜、蒜、椒的竅門

蔥、姜、蒜、椒,人稱調味“四君子”,它們不僅能調味,而且能殺菌去霉,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但在烹調中如何投放才能更提味、更有效,卻是一門學問。

1.肉食多放椒。

燒肉時宜多放花椒,牛肉、羊肉、狗肉更應多放。花椒有助暖作用,還能去毒。

2.魚類多放姜。

魚腥氣大,性寒,食之不當會產生嘔吐。生姜既可緩和魚的寒性,又可解腥味。做時多放姜,可以幫助消化。

3.貝類多放蔥。

大蔥不僅能緩解貝類(如螺、蚌、蟹等)的寒性,而且還能抗過敏。不少人食用貝類后會產生過敏性咳嗽、腹痛等癥,烹調時就應多放大蔥,避免過敏反應。

4.禽肉多放蒜。

蒜能提昧,烹調雞、鴨、鵝肉時宜多放蒜,使肉更香更好吃,也不會因為消化不良而瀉肚子。

蒜的妙用: 大蒜做配料能起調味和殺菌的作用,其用法有五種。

1.去腥提鮮。

如燉魚、炒肉時,投入蒜片或拍碎的蒜瓣可使菜肴鮮美可口。

2.明放。

多在做咸味帶汁菜時加入,如燒茄子、炒豬肝或其他燴菜時,放入幾瓣蒜可使菜散發香味。

3.浸泡蘸吃風味獨特。

如吃餃子時,蘸小磨香油、醬油、辣椒油浸泡的蒜汁,夏天也可用饅頭蘸蒜汁吃,既開胃利口,又可以防腸道疾病。

4.拌涼菜。

用拍碎的蒜瓣或搗碎的蒜泥拌黃瓜、調涼粉,在蒸熟的茄子上潑蒜汁,菜味更濃。

5.兌汁。

把蒜末與蔥段、姜末、料酒、淀粉等兌成汁,可以做出各種風味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