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醫治鼻炎

現在患上鼻炎的患者是越來越多了,鼻炎的出現和我們的周圍環境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鼻子才行,鼻炎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也許只有患者自己才清楚,而且一旦患上了鼻炎,治療起來是非常麻煩的,所以我們最好是做好對于鼻炎的預防工作才行。

一旦我們患上了鼻炎,我們一定要想辦法來治療鼻炎,我們知道鼻炎的治療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所以我們可以采用中醫的方法來治療鼻炎,一起看看下文的介紹。

生活中,造成鼻子不舒服的原因很多。中醫認為,肺開竅于鼻,鼻子是肺呼吸的門戶,所以肺氣的虧虛或者肺經的熱氣、燥氣等都可能引起鼻炎。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在鼻翼兩旁的迎香穴相接,所以脾胃或者大腸的蘊熱會使鼻子流濁涕。肝膽的熱氣會上行到腦部,引發鼻炎,使鼻子流濁涕。督脈通過鼻柱、鼻尖到達嘴唇和鼻子之間的人中穴,膀胱經經過鼻根兩側,如果人體感染了寒氣,寒氣留滯在督脈和膀胱經,阻礙氣血的運行,陽氣得不到生發,也會導致鼻子不通,流清涕。此外,脾胃功能的好壞也跟鼻炎有關系,脾胃屬土,肺屬金,土可發生金,如果脾胃功能不好,肺氣必然不足,進而導致鼻子的營養不好,發生鼻炎,等等。

一、 各種類型鼻炎的通用復方調理法。

1、臀部貼墻法:躺在床上,臀部貼墻,不是背靠墻,而是面朝天花板。腳沒地方放了,只好放到墻上去,墻與床成90度直角,那我們的身體下肢與軀干也是90度直角。腳跟緊貼墻,腳心朝天,腳板與腦要平行。這是開始時的姿勢,其后兩腳同時全腳掌貼墻,腰臀部會自然地抬起來,然后腳板再重新與胸部平行,腳心朝天,如此反復,每天抽空做上5分鐘,對鼻炎有很好的療效。

2、 按揉穴位法:天府穴和手太陽點都是專治鼻炎的穴位。它們每天按揉3次,每次200下。

3、?刮痧法:先在頭頂上星穴和后腦天柱穴刮痧,然后刮鼻子四周、后背大椎穴到肺俞穴、腰部腎俞、志室穴和手上合谷穴、腿上飛揚穴,各3-5分鐘,每周1次。

4、?拔罐法:在前胸華蓋穴、中府穴,腹部的中脘穴到神闕穴,背部的大椎穴、神道穴、秉風穴、膈關穴、魂門穴和命門穴拔罐,每周一次,不必全部拔到,只選其中幾個穴位即可,每次留罐10-15分鐘。

5、 按摩腳上反射區法;每天晚上泡腳后,按摩腳上的鼻、額竇、三叉神經、肺、支氣管、上身淋巴結、腎、膀胱、腹腔神經叢反射區各3-5分鐘。

提示:以上5種方法可以組成若干套調理方案,臀部貼墻、按揉穴位和按摩腳上反射區是每天都要做的,刮痧、拔罐可每周做一次。所以,你要安排好自己的時間,靈活使用幾種方法,再搭配下面的輔助方案,任何類型的鼻炎都能得到緩解。

二、 不同類型鼻炎的配合復方調理法

1、 寒邪留滯型鼻炎

表現:鼻塞,流清鼻涕,愛打噴嚏,后腦沉悶,受寒后加重

家庭復方調理法:

(1)?刮痧或艾灸法:春夏季節用刮痧板刮后背的督脈和膀胱經,每周1次;秋冬季節則用清艾條沿著后背的督脈和膀胱經作懸灸,灸到皮膚發紅為止,每周2-3次

(2) 中藥熏蒸法:每天用蒼耳子、白芷、辛夷花各10克煮水,倒入暖水瓶或者水杯中,熏蒸鼻孔,每次10分鐘,注意控制距離,不要燙傷。

(3) 食療法:如果是著涼后鼻塞加重,就用蔥白6段,生姜6片煮水,趁熱喝完后,蓋上被子發汗。

2、 肺經蘊熱型鼻炎

表現:鼻塞時輕時重,或者交替堵塞,鼻孔有熱熱的感覺,鼻甲肥厚,鼻子有時候會癢,流黃濁涕,量不多,運動后加重。口干,通常還會有額頭長粉刺、大便秘結、咳嗽、舌苔黃等表現。

家庭復方調理法:

(1) 刺激穴位法:先對搓兩手大魚際200下,然后按揉上星穴300下,每天3次。

(2)?食療法:在鼻塞加重、黃濁涕增多、鼻孔熱感增強的時候,用桑白皮、地骨皮、生甘草各4克泡茶喝。如果鼻炎有所緩解,就改吃雪梨,或者用10克枇杷葉泡茶喝。

3、 脾胃濕熱型鼻炎

表現:鼻塞,流濁涕,涕多面黏,同時有身體沉重、肚子小便黃、大便不成形等癥狀。

家庭復方調理法:

(1) 按揉穴位法:每天按揉印堂、迎香、隱白穴3次,每次各500下。

(2) 拔罐法:每天在合谷和足三里拔罐1次,每次5分鐘。

(3) 食療法:每天吃1次薏苡冬瓜湯,注意這里的冬瓜只能支皮,不能去籽。或者直接煮冬瓜水當茶喝。

4、 肝膽郁熱型鼻炎

表現:鼻塞,流黃濁鼻涕,有時有腥臭味兒,嗅覺減退,鼻黏膜紅腫,口苦,有偏頭痛,有時候頭暈耳鳴,性情比較急躁。

家庭復方調理法:

(1)?按揉穴位法:每天按揉兩次行間、風池、和迎香穴。按揉行間穴的時候,用大拇指肚從行間穴后方、腳背骨前面的太沖穴開始向前一直推到行間為1次,每次推150下;風池要用中指指肚按揉,每次150下;迎香要用食指指尖按揉,每次300下。

(2)?食療法:在鼻炎流濁鼻涕比較嚴重的時候,每天吃1次柏葉豬鼻湯,連吃兩周。制作方法:將豬鼻肉60克刮洗干凈,與側柏葉30克、金釵石斛6克、柴胡10克一同放入砂鍋內,加清水4碗同煮,先大火燒開,再小火燉半小時,煮好后濾除藥渣,沖入60克蜂蜜和30克黃酒,攪勻服用。不能喝酒的人,可不競黃酒,直接服用。

5、 肺脾氣虛型鼻炎

表現:鼻塞時輕時重,鼻涕清稀,或者白色黏稠,勞累以后加重,同時嗅覺減退,人比較容易累,臉色較差,大便不成形或者有便意卻排不出。

家庭復方調理法:

(1) 艾灸法:每天晚上睡前用清艾條灸神闕穴5分鐘。

(2) 按揉穴位法:艾灸過后,按揉印堂和迎香各300下。

(3) 食療法:飲食上,用生黃芪20克、黨參、茯苓各10克煮成的水和面,與牛肉、蔥花做的餡一起包餃子吃,一周2-3次。

6、 腎陰虧虛型鼻炎

表現:鼻塞,鼻孔內比較干燥,鼻涕黏稠,有時候帶有血絲,有臭味兒,鼻黏膜萎縮。很多人還伴有咽喉燥痛,手足心熱,腰酸腿軟等癥狀。患鼻炎的時間久了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家庭復方調理法:

(1) 艾灸法:每天晚上用清艾條灸1次關元、腎俞和太溪穴,每穴各8分鐘。

(2) 按摩法:艾灸之后,用兩手食指搓鼻子兩側,搓到鼻子發熱潮紅;然后再用兩手心分別對搓兩腳心,也搓到發熱為止。

(3)

食療法:每天吃一次雙耳雞蛋羹。先將干銀耳和干黑木耳各10克用涼水泡發,加適量水用文火煮爛,再將一只雞蛋敲到碗里打散,慢慢倒入鍋中,一邊倒一邊攪,雙耳蛋羹就做成了。平時還要用菟絲子、淮山藥、枸杞子各10克泡茶喝。與上面的艾灸、按摩方法配合,能迅速改善腎陰虛所導致的鼻炎癥狀。

上文我們介紹了鼻炎帶給了患者很多方面的痛苦,所以我們要想辦法來治療鼻炎才行,導致我們出現鼻炎的原因有很多,我們要根據鼻炎的病因做出相應的治療,采用中醫治療鼻炎是非常好的一種選擇,上文詳細介紹了中醫治療鼻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