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吃完花生毛豆 別立即吃肥肉

幾個小菜加點烤串,恐怕是廣大男士最為熟悉的宵夜“模式”了。據了解超過80%的人認為,花生毛豆加烤肉串是比較健康的宵夜。雖說烤肉脂肪含量高,但可以通過花生毛豆這樣的“素食”來中和,絕對符合葷素搭配的原則。其實,事實剛好相反。尤其對于“三高”人群來說,這種搭配更是“錯上加錯”。

肉類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大家都不陌生,但花生和毛豆一點兒不比肉差。用來榨油的花生,脂肪含量甚至高于某些肉類。因此,如果你平時能吃10串烤肉,熱量已經比5碗米飯還高了,再加上一盤花生一盤毛豆,熱量就大大超標了。不過,如果將部分烤肉替換成花生,倒是個不錯的選擇,既控制了總熱量,還能提供大量具有“降脂”作用的不飽和脂肪酸。

吃完花生毛豆別再吃肉

此外,方便面、燒餅等油脂含量較高的食物也應盡量避免。如果有條件,低脂牛奶加蘇打餅干、清淡的湯面或紅豆湯、綠豆湯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據報道,美國俄亥俄州的營養專家表示,現在很多球迷一邊看球一邊吃牛肉、喝飲料,殊不知這樣有可能導致體內鈣質流失,出現骨質疏松等疾病。

牛肉本身含鈣量極低(所有的肉都是這樣),同時還含有大量的“成酸性元素”,其主 要構成元素是磷、硫和氯,它們會讓血液趨向酸性,因此身體不得不用食物和骨骼中的鈣離子來中和成酸性元素,從而導致體內鈣元素的流失,減少鈣的吸收。所以,營養專家提示,球迷看球的時候應當適當控制肉類的攝入量。

飲料中大多含有磷酸鹽,這種物質會嚴重地妨礙鈣的吸收。可樂是其中害處最大的―――因為它含有磷酸。研究人員曾做過試驗,把人的牙齒和骨頭泡在可樂當中,它們就會慢慢地溶解。此外,可樂所含的精制糖也不利于鈣吸收。因此,健康專家建議,看

世界杯的球迷要控制甜飲料的數量,最好是多喝白開水。

很多步入青春期的女生們對于自己的外形也有于成年人般的要求了,節食減肥是她們的首選,會嚴格控制對脂肪的攝入。對成年人來講,適度控制膳食脂肪,防止脂肪食入過多是必要的,但對于正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少女來說,就沒那個必要了。

脂肪是體內許多組織、器官的必要組成成分,人體健康離不開脂肪,各種食用脂肪中含有40多種脂肪酸,其中大多數可以互相轉化,但有3種脂肪酸卻不能由其他脂肪酸轉化,必須由食物直接提供,稱必需脂肪酸。人體一旦缺乏必需脂肪酸,就要影響健康和發生疾病。

青春期少女不吃肉會影響性發育

如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E和K)必須在有脂肪存在的情況下才能被吸收和利用,如果缺乏脂肪,便會發生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從而發生相應的疾病。如在視覺的發育過程中,缺乏必需脂肪酸會使視力發育受到影響。

少女處于生長發育期,需要大量的脂肪,特別性發育更需要脂肪。美國哈佛大學公共健康研究中心羅斯·艾里斯特研究發現,女嬰從誕生之日起,體內就帶有控制性別的基因。

這種基因在青春期來臨之前,體內脂肪儲量到達一定數量時,才能把遺傳密碼傳遞給大腦,從而產生性激素,促使月經初潮和卵巢功能的形成。當體內脂肪少于17%時,月經初潮就不會形成,只有體內脂肪含量超過22%時,才能維持女性正常排卵、月經、受孕以及哺乳功能。

國內的研究也證實少女缺乏脂肪會導致女性疾病。上海醫科大學對87名女性舞蹈演員進行調查發現,過度節制結果,使其中20人到了青春發育期仍然沒有月經初潮出現,這20人中14歲~18歲的11人,18歲以上的9人。已經有月經來潮的人中,27人月經周期紊亂,13人不定期出現月經中斷現象。

如果您在吃醬牛肉、紅燒肉等美味佳肴時,吃上幾瓣大蒜,就會胃口大開。

在肉食品中,尤其是瘦肉中含有維生素b1。一般說,維生素b1在體內停留的時間很短,會隨小便大量排出。如果肉中的維生素b1能和大蒜中蒜素結合,就會產生協同作用,使它由原來溶于水變為溶于脂,從而延長維生素b1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這樣對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維生素b1在胃腸道的吸收率和利用率,以及盡快消除身體疲勞,增強體質等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實際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些人為了減肥防胖,或者生活習慣等原因,長期不吃肉,但是體重卻有增無減(指單純性肥胖),原因何在呢?

據觀察,嚴格限制(有意或者無意)肉食的人,多數飯量偏大,也就是主食吃得較多。這是因為米、面(主要含碳水化合物)清淡不膩,且易消化,所以吃得很多也仍感不飽。也有人發現,由于膳食中脂肪供應量不足,身體即會增強碳水化合物轉變為脂肪的速度,引起體內脂肪囤積和血糖水平下降,因而加快了饑俄感的出現,結果食欲大增,越吃越多,如此惡性循環,怎能可望體重下降呢?所以,擇取“塊肉不沾”的限食法,是不足取的。況且,迄今肉仍為人們獲得動物蛋白、鐵、維生素b等營養素的主要來源,長期缺乏上述物質,將會發生貧血和營養不良。即便是脂肪,也是維持身體多種重要生理機能所不可少的成分,怎可皂白不分,絕對禁食呢?

近代的食品衛生研究結果表明,某些患慢性貧血的人與進食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過少有關,這兩種物質恰恰在肉類中含量豐富。1978年曾有人通過實驗證實,長期以不含膽固醇飼料喂養的動物,其紅血細胞的脆性明顯增高,極易破損且存活時間也較短。醫生布芬爾的研究得出了同樣的結論:食入不飽和脂肪或人造黃油,容易在肝及腎臟內蓄積,并出現在幼稚紅血細胞的細胞膜中,這些細胞膜雖然被脂肪占據著,但卻不含膽固醇,因而使紅血細胞變得衰弱,并增加了滲透性,這是導致貧血的關鍵。這類貧血的治療比較簡單,只須在膳食中適量的增加膽固醇,如天然黃油、蛋黃、肉類等,癥狀即可得到改善。

誠然,對于肥胖的人,不提倡吃大量的肥肉、奶油、豬油等含飽和脂肪過高的食物是應該的。但是如因噎廢食,竟連瘦肉、豆油、菜油也嚴加控制,實無必要并有害處。即使適當限制肉食的人(如過于肥胖、患有冠心并高血壓、腦血管意外、膽囊、胰腺疾患者),也必須同時補充足夠量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為減少饑俄感,防止吃過多的主食,可選擇熱量少而體積大的食品,如芹菜、蘿卜,還應多吃其它各種蔬菜、水果、豆類、豆制品、魚及雞蛋等。活動量也不宜過度,否則易引起食欲增加,反而達不到減輕體重的目的。

1.燕麥

具有降膽固醇和降血脂作用。由于燕麥中含有其他谷物所沒有的豐富的可溶性食物纖維, 這種纖維容易被人體吸收,且熱量低,既有利于減肥,又適合心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人對食療的需要。

2.玉米

含豐富的鈣、磷、鎂、鐵、硒及維生素a、b1、b2、b6、e和胡蘿卜素等,還富含纖維質。常食玉米可降低膽固醇并軟化血管,對膽囊炎、膽結石和糖尿病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3.蔥蒜

洋蔥含有環蒜氨酸和硫氨酸等化合物,有助于血栓的溶解。洋蔥幾乎不含脂肪,故能抑制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膽固醇升高,有助于改善動脈粥樣硬化。大蒜能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大蒜素的二次代謝產物甲基丙烯三硫能預防血栓。

4.山藥

其黏液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山藥中的多巴胺有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的功能。山藥還能改善人體消化功能,若有消化不良,可用山藥、蓮子、芡實加少許糖共煮食用。

5.地瓜

有較強的降低血中膽固醇、維持血液酸堿平衡、延緩衰老及防癌、抗癌作用。地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膠質類等排便物質,可謂“腸道清道夫”。

6.芹菜

含有較多膳食纖維,特別含有降血壓成分,也有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7.紅棗

多食能提高機體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對降低血中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也很有效。

8.山楂

可加強和調節心肌,增大心室、心房運動振幅及冠狀動脈血流量,還能降低血膽固醇,促進脂肪代謝。

9.蘋果

其果膠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作用。蘋果含豐富的鉀,可排除體內多余的鈉鹽,如每天吃蘋果,對維持血壓、血脂均有好處。

入秋了,在對身體進行食補的同時,不要忘了照顧到身材啊。下面就推介一款即補身體又利于身材的美食的做法,大家可要用心看哦!

材料:南豆腐200克,水發冬菇75克,青豆100克

制作方法:

豆腐切方形,青豆煮熟,冬菇治凈。

豆腐下6成熱油中,煎至兩面金黃,加醬油、料酒、白糖、味精、鮮湯,用小火燒入味后勾芡盤。

鍋留底油,下香菇、青豆煸炒、加料酒、味精、鹽鮮湯,入味后勾芡淋少許香油,放到豆腐中央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