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吃米有學問,五谷米怎么煮才好吃?

民以食為天,米飯更是臺灣人最仰賴的主食來源,但到底該怎么吃米才最健康,的確是現代人的大哉問。而且,現在米的種類愈來愈多,不少民眾有不知如何選購的困擾。其實,就糙米、胚芽米、白米、糯米這4種米而言,有一個簡單的概念,就是“糙米最營養,胚芽米其次,白米的營養豐富性最低,糯米不宜多吃”。

米飯中的營養以醣類為主,米粒中所含逾7成的醣類儲存在胚乳中,是一般人最重要的熱量來源。糙米、胚芽米和白米都是由稻谷加工而來,只是精制程度的區別,越精致的米,營養豐富性就越低。稻谷經加工脫去稻殼后就是糙米;糙米再碾去米糠層留下胚芽,即為胚芽米;胚芽米若再去除胚芽,剩下的胚乳就是白米。

五谷米怎么煮才好吃?

糙米飯或五谷飯的營養價值高、好處多多,卻因為口感不如白米,接受度偏低。

其實五谷米要煮得好吃并不難,可將不同的食材先分別處理,分開泡水或先煮熟,再混合起來烹煮,達到口感一致的效果;或者,將需較長時間煮熟的薏仁等谷類先煮好較多的份量,放在冰箱,每次煮飯時再酌量取出,加到米里一起煮。另外,市售的干燥五谷飯或添加谷物,可用一般炊煮白飯的方式處理,也很方便。其實,只要肯多煮、多嘗試,不怕失敗,五谷飯煮不成,就改吃五谷粥,多試幾次以后,每個人都會變成最佳的廚師,將五榖食材變成美味佳肴。

要提醒的是,一般餐廳在煮白米時會加入沙拉油,讓米粒較完整、油亮,不會太黏太軟爛,相對地,也讓消費者吃進更多油。一般家庭煮五谷米時,因為糙米等食材煮起來通常較沒有黏性,已是粒粒分明,不要再加油,以免吃下太多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