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鴨脖子能吃嗎

鴨脖子,顧名思義也就是鴨的脖頸部位。現在的社會中關于鴨脖子的店有很多的,而且各個店的味道一般都是不同的。鴨脖子是鴨子身上比較特殊的一個部位,它負責的是食物的運輸以及傳遞。說到鴨子,相信大家都是吃過的,而且鴨子的做法也有很多,可以煮、可以炒、可以烤,都是很好吃的。那么作為鴨子的組成部位的鴨脖子可以食用嗎?

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其實在我們當今的社會中鴨脖子還是比較受歡迎的,也就是說很多人其實都是喜歡吃鴨脖子的,但是他們往往又是不了解鴨脖子能吃嗎這個問題的。這里所說的能否吃是指鴨脖子的食用會不會影響到大家的身體健康而已。下面就來仔細說說這個問題。

鴨脖子好吃過癮,但不能多吃。記者采訪了動物養殖和疾病方面的專家后發現,鴨脖子多吃不健康,問題出在毒素上。

毒素來源一:吞噬了病毒和細菌的淋巴結

湖北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杜金平研究員介紹說,鴨和人一樣,也有許多淋巴結,它們是動物殺滅細菌和病毒的免疫防線,殺滅的方式是吞噬入侵者,但吞噬之后,病毒和細菌會殘存在淋巴周圍。鴨脖子含有較多淋巴組織,若在加工過程中沒有將淋巴去除干凈,或后期蒸煮時溫度不夠高、時間不夠長,人們就會在吃鴨脖子的同時把病毒細菌等一同吃到肚子里。

“一些小作坊制作的鴨脖子很可能沒有全部去掉淋巴結,甚至都沒煮熟。遇到鴨脖子有類似黃豆粒大小的結節,就不要購買了。”杜金平說。

毒素來源二:通過鴨脖子注射的疫苗和抗生素

在養殖中,農戶為了防止鴨子得病,會打一些抗生素和疫苗,比如農業部規定的禽流感疫苗、鴨病毒性肝炎和鴨漿膜炎高發的地區需要注射的相應疫苗等。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張大丙教授說,盡管鴨類疾病不多,給藥方式主要是口服,但是有些疫苗,還是要通過鴨子頸部皮下注射。

專家介紹說,所有的疫苗和藥物并不是只打一次,要根據對鴨子體內抗體的檢測注射多次。這些疫苗和抗生素帶來的一些免疫活性物質也會長期存在于鴨脖子里。人們如果長期食用,會受到這些活性物質的影響,也可能產生抗生素的抗藥性。

總之,盡管鴨脖子味道很不錯,但吃的時候盡量控制,少吃為妙。盡管沒有任何科學實驗證明吃淋巴結會導致某類疾病,但是從疾病預防的角度,長期吃帶淋巴結的鴨脖子肯定是不健康的。

所以,通過上面的相關介紹,我們大家應該也就知道了,其實鴨脖子是可以吃的,但是千萬記住一定不能夠多吃,因為很多鴨脖子其實是有毒的,長期食用的話是會導致身體受到傷害的。其實適當地食用鴨脖子對于人體是不會有傷害的。但是為了確保人體的健康,大家還是少吃鴨脖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