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3種食物再利用 橘核能緩解痛經

食物是我們身體能量的來源,所以我們要吃一些不同種類的食物,這樣能給身體補給充分的營養。很多不顯眼的食物其實渾身都是寶,比如說橘子,其小小的橘核就能緩解痛經。我們就來一起分享下看看還有哪些食物還能再利用:

橘核緩解痛經

橘子皮是寶,橘子籽,中醫術語叫“橘核”,藥用價值也很大。橘核能治疝氣,還能治療女性痛經。

有不少女孩子來月經時,小肚子又涼又疼,說明腹部有寒,同時嘴里還長口瘡,這叫“上火下寒”。這時就可以用到橘核了。橘核有理氣、溫胃、止痛的作用,既能驅寒,又能止痛。建議用橘核沏茶,一般用3—5克;如果疼得厲害,可以用到10克。

核桃分心木補腎

曾有位患尿失禁的女性找醫生看病。西醫診斷說,她患的是“膀胱過度活動癥”,當腹壓增大的時候,如運動或者大笑,就有少量尿液留出。而在中醫看來,尿失禁的根源是腎虛。

尿失禁的病人如何補腎呢?必須用到一味藥:分心木。分心木,就是兩瓣核桃仁之間的那個間隔,也叫核桃擋。它在補腎氣、固腎方面有很好的功效。

除了治療尿失禁,一般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也可以用分心木泡水喝來保健,因為中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腎氣不足的問題。有的男性遺精,也可以用分心木。它的藥性很平和,而且有收斂的作用。

菜根合煮防感冒

天氣變幻無常,感冒常不期而至。蔥根、香菜根、白菜頭、茴香根,這些都是做飯時會隨手扔掉的“廢物”,這時卻能派上大用場。

蔥根3—5克,香菜根3—5克,白菜頭10—15克,生姜3—5片,茴香根3—5克,用100毫升水煎2次,就是他們家傳的“陳氏五虎湯”。這五味藥,除了白菜頭有清熱作用,其他四味都是辛溫藥。辛溫藥有解表發汗的作用,專門針對以低燒、發冷、頭痛、渾身疼為特點的風寒感冒。吃完這個藥,蓋上被子,出一身汗,一會兒就好了。秋冬季節的感冒多為風寒型,所以這副藥對大部分病人都對癥。

這個方子之所以叫“五虎湯”,在于其效果很強大。一個發燒38.5攝氏度的病人,喝完湯捂上被子,半個小時以后全身是汗,一量體溫,就到37度了。一天吃兩到三次,溫度就基本能恢復正常。如果周圍的人都感冒了,沒病的人吃這個藥也有一定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