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水疝的偏方有哪些

水疝是睪丸或精索鞘膜積液引起陰囊或精索部囊形腫物的一種疾病。其特點是陰囊無痛無熱、皮色正常、內有囊性☆禁☆感的卵圓形腫物。《外科正宗》云:“又有一種水疝,皮色光亮,無紅無熱,腫痛有時,內有聚水,宜用針從便處引去水氣則安。” 1.腎氣虧虛證:多見于嬰幼兒,站立、哭叫時腫塊增大,平臥時腫物縮小,腫物過大時,陰囊光亮如水晶,苔薄白,脈細滑;治療以溫腎通陽、化氣行水為主,方藥選用濟生腎氣丸加減:熟地、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車前子、川牛膝等。

濕熱下注證:多見于成年人,陰囊腫脹,潮濕而熱,或有睪丸腫痛,小便赤熱,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療以清熱利濕為主,方藥選用大分清飲加減:茯苓、豬苓、澤瀉、木通、梔子、車前子、枳殼等。

2.腎虛寒濕證:多見于病程長久者,陰囊腫脹寒冷,久則皮膚增厚,可有面色少華,神疲乏力,腰酸腿軟,大便稀軟,小便清長,苔白,脈沉細;治療以溫腎散寒、化氣行水為主,方藥選用加味五苓散加減:豬苓、茯苓、澤瀉、白術、茴香、肉桂等。

3.瘀血阻絡證:有睪丸損傷或睪丸有腫瘤病史,能觸到腫塊,伴疼痛,多不能透光,舌紫暗,苔薄,脈細澀;治療以化瘀行氣利水為主,方藥選用活血散瘀湯加減:當歸、赤芍、桃仁、大黃、川芎、蘇木、丹皮、枳殼、瓜蔞仁、檳榔等。

水疝可分為先天性水疝與繼發性水疝兩種,前者多見于嬰兒,也稱偏墜;后者多見于成人。相當于西醫的皋丸鞘膜積液或精索鞘膜積液。